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一块在亚洲----中国东北角的北大荒 北大荒位于中国的黑龙江省境内,横跨东经123°40′到134°40′的11个经 度、纵跨北纬44°10′到50°20′的8个纬度之间。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北部是气度不凡的小兴安岭地区。莽莽山地,平缓丘陵,阔大的谷地,峰回路转,藏珍奇无数。西部是松嫩平原区。嫩江从伊勒呼里山千里南下,与松花江双水合流,相拥东去,给人梦幻般的遐想。东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一泻千里,松花江九曲十折,乌苏里江温和恬静。三条水脉在平原深处幽然相会,东流到海。浩瀚的兴凯湖依傍其旁,秀丽的完达山横贯其中。平均海拔54米,万分之一的坡降构成罕见的平坦地势。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大荒之中,有山曰不咸山,有肃慎氏之国。”《山海经》中关于“肃慎氏”记载,可以从史籍中得到佐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唯禹之功为大……定九州……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北山戎、发、息慎……”郑玄注:“息慎或谓之肃慎,东北夷。”《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夏四月,辽东郡言肃慎国遣使重译入贡……”。《后汉书》载:肃慎先民,商、周时,居“不咸山北……东滨大海”。前引《山海经•大荒北经》文字中三个信息。一是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具体的“大荒”的概念,二是当时人们把“不咸山”和“肃慎氏之国”称之为“大荒北”,三是“不咸山”和“肃慎氏之国”在“大荒”之北,是比“大荒”更为广大、边远的荒凉之地《山海经》所指明的“大荒北”方位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大荒”的地理区域已经有吻合的地方。 据考证,不咸山即今之长白山,不咸山北即今之老爷岭和完达山,“东滨大海”指的则是今之日本海。而肃慎部族当时的活动地域在牡丹江流域至黑龙江下游,中心在牡丹江流域的今宁安县一带,唐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始称渤海(公元697年-926年)。而今天黑龙江垦区的牡丹江、红兴隆、建三江等三个分局就位于古肃慎部族活动的区域内。夏、周朝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曾与中原频繁往来;战国以后,这里的挹娄人,臣服秦汉,岁岁朝贡;唐、五代时,渤海王国在这里曾写下200多年的昌盛历史,但终被契丹扼杀;剽悍的女真人崛起于阿什河流域,在这里出现了数百座发达的城镇;成吉思汗骁勇的骑兵,踏破千里金界壕堑,横扫黑水,使大多数城镇毁于战火之中;元、明时期,这里曾搞过屯田,但只是昙花一现;清朝时,为了巩固祖宗“龙兴之地”,竟下令废止招垦,实行长达200年的“封禁”政策,使这里人口有限的少数民族与外界长期隔绝,贫困落后,又造成边境防务孱弱,到后来,只得将大片国土割让给强邻;中华民国时期,官僚、军阀、富绅抢垦土地,实行垄断霸荒,借机发财,但垦殖面积有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炮制了一个20年内移民百万户、500万人口的庞大计划,强行驱逐、武力掠夺,侵占了黑龙江境内大量耕地,但向北大荒腹地的开发,却连遭惨败,不少开拓团成员葬身于沼泽之中。日本投降前夕,其开拓团成员烧毁房屋、破坏机器及水利工程,造成大片土地荒芜。 1947年,第一批荣复军人,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从烽火弥漫的战场转战到沉睡千年的北大荒,创建了第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点燃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火种,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 1958年前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先后有14万转业官兵、10万知识分子和20万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山东等地支边青年,陆续来到这里,开始大面积开发建设。68年以后,又有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大批现役军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在千里亘古荒原上,大规模开发建设着北大荒。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建成了我国规模**大的国有农场群。 从第一批国营农场创建到1978年底,北大荒的一次创业经历了三个阶段:艰苦创业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曲折前进阶段。 艰苦创业阶段(1947至1956年)。 这是北大荒农垦事业由开始创业到初具规模的10年。 党中央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开垦处女地的先锋们创建了宁安、通北和赵光等第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其中革命残废军人以惊人的毅力创建了伊拉哈、伏尔基河等一批荣军农场,有力地推动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发展。 人民解放军农建二师成建制移垦北大荒,以团为单位创建了二九○、二九一等一批农建二师农场并就地集体转业,开创了世界军垦史上调动整建制军队进行屯垦戌边的先河。 另外在王震将军的倡导下,铁道兵9个师的复转官兵开赴北大荒,创建了八五○、八五二等一批综合性半机械化的铁道兵农场并成立了铁道兵农垦局,为北大荒东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快速发展阶段(1957至1966年)。 这是北大荒农垦事业由初具规模到快速发展的10年。 农业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讨论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发展国营农场的总体规划,对东北、西北和华南地区的大规模垦荒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动员十万干部转业复员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中共中央成都会议通过《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充分肯定了军垦农场在屯垦戌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间王震将军亲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在三江平原上展开了规模宏大的垦荒战斗,创建了军川、名山、江滨和延军等一批国营农场。 在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的同时,一批大专院校毕业生和有经验的教师、医生、记者,以及在反右斗争中国家直属机关被错划的1500名“右派分子”相继来到北大荒,其中有著名诗人艾青,著名戏剧家吴祖光、李荒燕,著名作家和画家聂绀弩、丁玲、丁聪等人,这些拓荒者为北大荒开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特殊贡献。 曲折前进阶段(1967至1978年)。 这是北大荒农垦事业在遭受严重挫折中奋力向前推进的12年。 正当北大荒农垦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文化大革命”这场长达10年之久的浩劫席卷全国。此阶段的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但北大荒人仍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韧不拔地把农垦事业推向了前进。 1968年到1971年,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和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的知识青年,纷纷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相继开赴北大荒。 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文革”中形成高潮,又在70年代末猝然结束。1970年─1985年:萌芽期此一时期的特点是,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回顾和反思开始缓慢展开,但国内在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仍处于冰冻状态。1986─1994年:初潮期在这一时期,伴随着“文革”研究的展开,“知青”研究开始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出现了第一批研究文章。在此期间,以“老三届热”为代表的“知青文化”现象持续升温,并有大量的以回忆录为主的文着出现,为后来广泛深入的“知青”研究创造了良好气氛,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资料。19951----1999年:高潮期以“文革”和“知青下乡”30周年为重要契机,在这一时期“知青”研究出现了高潮,呈全面展开之势,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知青的到来提高了垦区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为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增添了新生力量,特别是对农场生产技术改进和文教卫生事业发展,以及职工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经过一次创业的伟大实践,北大荒已变成名符其实的北大仓,人们千百年来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我国规模**大的国有农场群。形成了年提供150亿斤商品粮的生产能力,可以解决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解放军三军指战员一年的口粮,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垦区现有土地控制面积5.43万平方公里,是海南省的1.6倍。其中有耕地面积3123万亩。农业职均占有耕地100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6.25倍。垦区劳动生产率水平高,农业职均生产粮食3万公斤,相当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水平。垦区现有人口158万人,下辖9个分局,104个农场,从业人员69.8万人,城镇化人口的比率为48.5%。垦区资产总额已经达到500亿元,累计生产粮豆2765.9亿斤,向国家上交商品粮1896.5亿斤,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肉、蛋、奶、糖等副食品和工业原料及产成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