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农机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化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兵团农机化>>兵团信息>>

华士飞:树立长期抗旱减灾意识保农业丰收收藏

7月31日至8月2日,兵团司令员华士飞在农二师调研时强调,要树立长期抗旱减灾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努力促进团场可持续发展。

冒着高温酷暑,华士飞一行先后来到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塔管处恰拉水库、三十一团、三十三团、三十四团和且若垦区三十六团,深入团场连队、田间地头,了解作物旱情和职工生产生活情况,就抗旱工作、农业问题和团场改革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如何做好当前和今后的抗旱工作,从长远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和团场可持续发展,是华士飞此次调研的重点。今年以来,兵团部分师和团场遭受罕见旱灾,不少师损失严重。华士飞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长期抗旱减灾的危机意识。一是必须坚持以水定地,增强在用水限额内安排布局的意识。要认识到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发生旱情将是常态,应年年有抗旱夺丰收的准备,这种准备**重要的是实行以水定地。兵团年引用水量(包括1万口机井)已达125亿立方米,今后只会减少,不可能增加,对这一点认识必须十分清醒。盲目开发必然遭受损失,甚至背上长期的财务包袱。要切实把兵团农业的发展思路由数量的增长调整到质量效益的提高上来。二是坚持开源,关键是做好规划。要在正常年份也容易发生旱情的地方,研究规划长远的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包括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增加灌溉机井,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三是坚持节流。应该看到,在国家的支持下,经过10多年兵团各级的不懈努力,主干渠的防渗和田间节水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兵团各级渠道防渗比例依然很低,10万公里的渠道防渗比例仅有30%,大量的场内支、斗渠均未防渗,水的利用率只有42%。这是节水**薄弱的环节。面对供水的严峻局面,以及用水成本不断提高,必须进一步增强节水的意识,当务之急是加快场内支、斗渠的防渗,这是今后节流的重点,也是兵团今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四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这是平衡用水、减轻旱情威胁的重大措施。比如一亩棉花的用水量可满足几亩红枣的需求,因此,建设饲草料基地既有利于发展农区畜牧业,又可缓解用水的压力。华士飞强调,现在就着手研究今后的抗旱思路,早谋应对之策,是取得明年和今后工作主动的重要步骤。

兵团的农业问题,是华士飞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每到一个团场,他都仔细询问团场财务收支、职工增收和结构调整等情况,一一摸清团场“家底”。他指出,兵团农业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转型期,必须积极推动兵团农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由粗放向集约、外延向内涵、产品向商品、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坚定不移地积极推进结构调整。畜牧业一直是兵团大农业的短腿,去年的产出只占农业总量的10.8%,十分低下。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恰恰是畜牧业,没有畜牧业的大发展,就没有兵团农业的大发展,兵团北疆各师要大力度地退棉增粮增草兴牧。特色林果业是新疆的重要优势产业,但我们仍在起步阶段。南疆各师要在保持优质棉花基地优势的基础上,加速发展特色林果业。畜牧业、林果业的发展,必然为团场加工业增添活力,团场二三产业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基础。总之,从结构上做文章,从发挥团场特殊体制这一优势出发,千方百计延伸兵团大农业的产品优势、资源优势,千方百计挖掘团场各类资源的潜力,走出去、引进来,推动团场二三产业的发展,团场的活力就会大大增强,团场自我发展的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华士飞指出,面对团场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深入研究问题,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要按照兵团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在改革和发展当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通过兵团上下共同努力,实现团场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使职工收入一年比一年提高,团场实力一年比一年增强。(兵团日报)




发表于 @ 2008年08月08日 16:28:00 |点击数()

旧一篇:二百余专家齐聚石大共谋农业水土工程事业发展|新一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之二十二兵团(二十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