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人物>>
部长“回家” |
|
发布时间:2008-9-9 14:20:29 王凤兰 记者 韩志营 吕玉臣
|
“变了,变了,变得都有点认不出来了。”9月8日下午,在建设农场第六居民组办公室前,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一下车,便觉得眼睛不够用了。 “当年的宿舍在哪儿?食堂呢?马号还有吗?” 1969年至1973年,作为北京知青,高鸿宾在这里下乡5年,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91年,他曾经回来看望过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17年后,借到黑龙江垦区考察调研的机会再次“回家”,他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努力寻找着当年战天斗地的影子。 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告诉高部长,按照规划,明年这个居民组就要被撤掉了,到那个时候再来,这里将是一片被整理出来的农田。 “宋恒旺!赵明晨!……”握着过去老同事的手,高鸿宾动情地说:“看到你们都很健康,我真的很高兴。”他和大家一起回忆着昔日站播种机、骑马照相的情景,并不时地打听着另一些老同事的现状。 宋恒旺说:“以前一到收获季节,就怕下雨,一下雨,粮食就有可能收不回来。现在机械力量强了,不用怕下雨了。” “是啊!现在的北大荒比以前进步多了,变化太大了!” 来到宋恒旺的家里,看见他92岁的老父亲虽然耳朵有点聋,身体却很硬朗,高鸿宾十分高兴,他拿出1000元钱,递给老人家,亲切地说:“要过中秋节了,这点钱您留着买点好吃的吧。祝您健康长寿!” 就要走了,宋恒旺握着高鸿宾的手,依依不舍地问道:“以后咱们啥时还能见面?” “我还会回来看大家的,希望你能替我给其他职工带个好。” “好的,没问题。您也代我们向北京知青问好。” 离开居民组,高鸿宾又来到场部,他还要看看让他日思夜想的舒连长。 “舒连长!”一下车,高鸿宾就发现老连长舒占林正站在四楼的阳台里向自己招手。 坐在窗明几净、装修漂亮的客厅里,高鸿宾与老连长唠起了家常。 “您今年得快80岁了吧?日子过得还好吧?每个月的工资能有多少?……” “我今年78岁了。每个月的离休工资有1800多元,家里四世同堂,孩子们都不错,日子过得很好。就是经常想你们这些知青啊!” 高鸿宾开玩笑说:“刚来北大荒时,我才16岁,基本上是岁数**小的知青了。那时候,您很厉害,我们都叫您‘舒老狠’。” “那是啊!我那时在连队可是熊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呀!哈哈!”尽管曾经得过脑血栓,但昔日的老连长坐在沙发上腰板挺得直直的,依然很威风。 “离开北大荒前,我从班长被提拔为代理排长,后来据说不算干部。” “我这个连长才是股级干部,排长属于编制外的干部。不过,你那么小的岁数,就当上了排长也不容易啊!你能说会写,那时候我就相信你将来肯定有出息。” 闻听此言,高鸿宾惊讶地问:“是吗?我那时能说吗?不过,我有今天的发展,跟当年在北大荒接受的磨炼是分不开的。我记得1973年我去上大学,还是您开着拖拉机把我送到通北火车站的呢。”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高鸿宾起身拿出一个信封,交给老连长,说:“您现在生活过得很好,我放心了。这点钱不多,您留着过节用。我还从北京给您带来了月饼,提前祝您中秋节快乐!” “好!好!晚上我要陪你喝两杯。”78岁的老连长声音洪亮,豪情依旧,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王凤兰 记者 韩志营 吕玉臣) |
发表于 @ 2008年09月10日 09:2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