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团位于呼图壁县城北84千米,准噶尔盆地南缘,北纬44°43′14″~44°55′00″,东经86°26′27″~86°37′03″。东南与芳草湖农场三分场接壤,西与新湖农场一分场交界,北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势平坦,沙丘星布,海拔365~379米之间,马桥河(已干涸)纵贯南北,将团场分割为两部分,沿线生长胡杨、红柳、梭梭等。年降水量115毫米,日照时数2774小时,≥10℃以上积温2670℃,无霜期165天。
1958年,建立天山十二场、十三场,1960年合并为马桥农场(驻地有座马桥城,故名)。1969年编为一○六团场。全场辖1个自然镇,8个农业连队,10个工交建商及文教卫生单位。驻场单位有司法、公安、银行、保险、邮电等。
土地面积188.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460公顷,播种面积2780公顷,总人口7268人,2524户,其中汉族7164人,哈萨克族9人,回族67人,蒙古族16人,其他民族12人。从业人员2789人(国有2755人,个体34人)。 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甜瓜等,俗有“金盆玉碗”之称。团场有大海子水库20%的用水量,水库上游有11.5平方千米的水源地,年抽水量可达1000余万立方米。2000年粮食总产量356吨,棉花3800吨,果树面积53公顷,生产苹果162吨,牲畜存栏9000头。工业产品有煤、棉花加工、面粉、红砖等。国内生产总值422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390万元,第二产业393万元,第三产业443万元,劳均收入6306元,人均收入2305元。
中学1所,小学3所,教师108名,在校学生1291人;医院1所,病床35张,医务人员57人;职工安装程控电话600多门,300多辆摩托车,各连队职工家庭有自来水,电视普及率98%。
马桥镇
一○六团场场部驻地。清同治年间,逃难的汉民在徐学功等人率领下,在此跨河筑城自卫,河上架吊桥,可容一人一骑通行,故名马桥。1961年规划,2000年镇区面积1.17平方千米,607户,1994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团俱乐部(砖木结构),1978年建成,造价20万元,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团机关办公楼,1995年建成,造价240万元,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面粉加工车间厂房1996年建成,造价64万元,建筑面积678平方米;团场医院楼1997年建成,造价160万元,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银行综合楼1997年建成,造价74万元,建筑面积526平方米;邮电所营业楼1997年建成,造价60万元,建筑面积632平方米。镇区街道7条,1992年建成沥青路面。南北向路4条:幸福路620米,青年路660米,建设路620米,芳马路570米。东西向街3条:繁华街620米,花园街580米,马桥街580米。1959~1984年发电照明,1985年通高压电。1985年建成自来水塔,日供水量300吨。1958年有磁石式交换机50门,1961年更换为100门。1992年开通1000门程控交换机,电话用户647户。镇内企事业单位:水工队、加工厂、水电所、修造厂、林牧队、农业四连(153户,470人,耕地476公顷)、医院、学校、贸易公司、供销公司。驻镇单位:农行营业所、邮电所、公安派出所、保险支公司、司法办。2000年辖7个自然村。
北四角海子村(一连) 镇西4千米,1959年建村,在四角海子北部得名。143户,422人,耕地562公顷。
新地村(二连) 镇西北8千米,1959年建村,意为新垦荒地。262户,839人,耕地762公顷。
下湖村(三连) 镇南4千米,1960年建村,昔为湖滩地。166户,509人,耕地386公顷。
海南村(五连) 镇南53千米,1961年建村,处大海子水库南得名。30户,93人水源地。
四角海子村(六连) 镇西南3.5千米,1960年建村,昔为不规则四边形沼泽地。256户,842人,耕地573公顷。
城南庄村(七连) 镇南2千米,1961年建村,处马桥古城南得名。148户,457人,耕地595公顷。
新庄村(八连) 镇西北10千米,1979年建村,意为农垦职工新建居民点。100户,322人,耕地404公顷。
发表于 @ 2008年09月13日 00:4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