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有什么好处
发布日期:2008年9月18日来源:本网讯作者:杨玉栋 杨瑞武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机械或收获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已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传统的耕翻作业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风蚀和水蚀,降低土壤的生产能力;秸秆焚烧,乱堆乱放和大量施用化肥,严重污染环境。
保护性耕作是农民增收节支的有效途径,是缓解水危机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实现“四节、三增、二省、一保护”。“四节”:一是秸秆还田和化肥深施,节省化肥20%左右;二是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小麦第一遍浇水速度快,节水15%以上;三是减少机械进地次数,节约能源30%左右;四是减少作业环节,亩节约成本30—40%元。“三增”:一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相对增加0.04%以上,二是土壤持水能力增加15%以上;三是粮食增产5%—15%。“二省”:一是每亩省工2—3个;二是省时,农田作业时间缩短2/3左右。“一保护”:即秸秆还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保护性耕作提高了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减少径流(水分流失)60%,水蚀(土壤流失)80%左右;减少风蚀(农田扬沙)60%。抑制沙尘暴,不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生态效益:增加休闲期土壤贮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率15%—17%;增加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提高0.03%(一年一作);速效氮、钾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小麦、玉米产量13%—17%;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20%—30%。
发表于 @ 2008年09月18日 10:1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