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和谐发展之我见
发布日期:2008年9月22日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作者:余万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据这个总体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农业机械化,把发展农业机械化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和谐发展,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做出贡献。笔者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根据多年工作的切身体会和深入思考,认为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和谐发展,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农机推广体系。建立全面覆盖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必须扎实有效的开展好农机推广工作,建立适合地方特点、容易为当地群众所接受的农机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受不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关键是要看是不是实用,实用的农业机械自然会受到群众的青睐。比如在平原地区推广大型收割机,就会取得明显成效,但到了山区,则肯定无人问津。在强调实用的同时,还要注重价格,农民盼望的是物美价廉,在质量、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哪类农机价格更低廉就会更容易普及。
农业生产方式在不断进步,农民对新型农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持续不断的满足农民对农机的新需求,农机的发展才会充满活力,因此,在农机推广过程中,还要注意收集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信息,建立与农机科研机构及生产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反馈,研制更多适合农业生产需要的新型农机具,积极促进农机升级换代。这样一来,既不断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也为农业现代化不断向纵深推进对新型农机具的需求得到保障。
其次要构建和谐的农机应用体系。加强农机应用,**大限度的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效益,是发展和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和谐的农机应用体系,不能局限于传统种植业领域的全覆盖,还要立足于大农业即在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生产全领域实现全覆盖,也不能仅局限于农业生产的上游环节,还要紧跟农业产业化这个产业链向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中下游环节延伸。同时,引导农民科学购置农机,既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又要结合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机械所要承担的农业生产任务,既要避免购买的农机缺乏实用价值,又要防止能力过剩,造成机械闲置、资源浪费等现象;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等合作组织,实现分散农机购买风险,增加农机应用收益,提高农机生产水平,扩大农机作业范围;还要引导农民合理安全使用农机,禁止不按操作规程使用农业机械的行为,全力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总之,农机的应用既要达到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目的,又要避免造成浪费和各种隐患的发生。
**后要构建和谐的农机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和谐的农机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服务、技术服务和扶持服务。农机工作要涉及到有关的管理工作,相关主管和服务部门要大力制定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加强效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机用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对在农机购买、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安全事故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妥善予以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农机使用对象主要是农民,他们普遍缺乏农机专业知识,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往往束手无策,农机专业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好技术服务工作,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尤其在选购农机过程中,要发挥好参谋和助手作用,帮助群众选购到满意的农机具。大型农机具一般价格较高,有些群众虽然需求愿望强烈但由于缺乏资金而无力购买,给发展农业机械化带来阻碍,对此,农机、金融等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在确保实现农机应用效益的基础上,采取银行信贷、专项扶持、预支补贴等多种渠道,积极帮助解决。
发表于 @ 2008年09月22日 13:5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