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天津市农机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促进我市农机化发展,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市农机化发展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级阶段。据中国农业大学杨敏丽教授研究认定,2007年天津市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01%,农村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12.5%,达到了农业部制定的农机化高级阶段的指标,并且是全国****跨进高级阶段的省市。
二是农机化装备水平和装备结构得到提高和优化。从2004年起实施的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为农机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004-2008年,五年里中央及地方财政共投入购机补贴资金8145万元,带动我市农民投入购机资金3.2亿多元,补贴机具总量达到1.7367万台套,收益农户1万余户。这些机具有效的推动了我市
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大型农机具的更新换代,使我市农机具由小型向大中型发展。改善了机具的配套比,使农机具装备结构得到优化。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在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中,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一方面积极推进机具由小型向大中型转化,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农机服务单元由功能单一的农机户向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发展。到目前,已经发展资产超过15万元的农机大户388户,扶持建设农机合作社43个,这些农机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服务功能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对于培养新时期职业农民和实现农业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借助农机合作社发展和购机补贴的支持,组织了农机化五大推进工程,即耕地平整机械化、
玉米收获机械化、水稻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高效环保植保机械应用等5项农机化重点推进工程,农用平地机、玉米收获机、高效植保机械等技术应用得到较大突破,极大地促进了先进适用现代农业装备在我市的应用,提升了我市主要农业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
三是农机科技的支撑和先导作用更加明显。近年来我们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动天津农机系统的科技进步,取得明显的效果。先后示范、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激光平地、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农用残膜回收、玉米收获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棉花秸秆综合利用、葡萄生产机械化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应用在全国也居于领先的地位。争取到的农机科技项目数量也由原来每年一两项增加到现在每年五六项,资金由过去每年不足百万元到现在的两三百万元,从质和量上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些项目在实践中逐步为农民所接受,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时,在系统内形成了学科发展竞争的机制,技术骨干队伍逐步形成,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纳入正规,农机化事业发展后劲得到强化。
四是农机安全监理起到了为农业保驾护航的作用。我是农机安全监理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农机安全监理纳入全市安全生产联系会体制,农机安全也纳入全市安全生产的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使农机监理得到全社会的更大关注,农机监理体系建设得到较大的提升。
发表于 @ 2008年12月30日 13:5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