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爱心四站” 关注弱势群体 八五三农场工会扶贫解困出新招 ——三年捐助资金1247370元,使15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本报讯(李东风、李亚军、林安福)近日,当八五三农场第三管理区五作业站的贫困职工刘庆海把绣有“‘爱心四站’之情,贫困职工之家”的大红锦旗送给五作业站党支部书记李玉洲的手中时,激动的泪水已经抑制不住。曾经一贫如洗的刘庆海,两年来正是靠着“爱心四站”的资助,走上了10亩地10头猪,依靠科技摘掉贫根的致富之路,今年实现效益3万余元,成为了该站的脱贫致富典型,这只是八五三农场工会实施“爱心四站”救助工程的一个缩影…… 一、 讲民主,打牢“爱心四站”基石 拥有80万亩耕地的八五三农场,现有人口45679人,其中:职工人数9630人,退休工人9850人,其中:贫困户580户。2002年——2004年的雹灾、水灾,造成新的职工群众贫困挂帐,由于受灾贫困户有增无减,无形中给工会带来了压力,如何帮助他们进快脱贫致富是我们各级工会干部的守要任务。 2006年,农场工会在全场建立《扶贫帮困救助会章程》,简称为“爱心四站”,得到了农场党委的高度重视,场长何环祥签批由工会牵头具体—落实,于2007年年初成立八五三农场“爱心四站”组织机构和相关政策制定,“爱心四站”领导小组组长由农场工会主席亲自挂帅,成员由工会、团委、妇联、民政、教育、财务、科技、审计等14个相关部门科长担任。 “爱心四站”资金来源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式,即:一是上级部门专项救济款;二是农场行政自筹救济款;三是接受场内外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集的捐助;四是采取自愿方式,农业工人可根据租种士地面积每亩捐助1元救助款,农业单位未租种士地的人员,场直地区成年人(不含离退休人员)每人每年损助10元。五是1+1助学副科级以上领导每年每人损款200-400元,一年来社会损68.5万元,三年累计捐款158.45万元,救助贫困户658户,救助贫困学生(大学生)594名.救助金额124.3万元.三级工会组织将“爱心四站”与党支部“三学、三帮、三带”结合起来,工会“一帮一、多帮一”扶贫结对子;关工委、妇联、共青团“1+1”助学结合起来,“损助站、助学站、急救站、服务站”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职责任到人,做到有底数,记录清,帐款明白,审核清,公开及到位. 第三管理区五作业站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职工群众连续租种土地亏损户达80%,职工收入低,种植单一,作业站环境差等诸多困难,他们把为贫困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作为增强基层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手段。积极运用“爱心四站”的形式拓宽了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渠道,由作业站工会和民管会牵头成立了“爱心四站”,即:“爱心捐助站”,“爱心助学站”,“爱心急救站”,“爱心服务站”。及时从资金上、项目上、内容上、生产生活上为贫困职工排忧解难。为保证“爱心四站”工作的正常运行,他们从建好 “爱心捐助站”入手,采取了地里提一点,个人捐一点,社会攒一点的办法,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帮扶的社会氛围。2004年,他们通过该站民主管理委员会的协商表决,采取每年从耕地中每亩提取1元的方式,加之个人自愿捐助,设立了“爱心四站”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弱势群体的扶贫资助。三年来,共捐助资金47370元,先后救助特困职工田振江、张玉华等6户,救助金额5500元。 二、 细管理,确保“爱心四站”作用发挥 农场三级工会组织坚持把“三个保障机制”融入到“爱心四站”工作的健康运行之中。一是建立了负责人保障机制。明确了作业站由财务人员、女工委主任、团支部书记和退管会主任为“爱心四站”的具体负责人,并结合各站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与其个人的政绩考核相挂钩;二是建立了办事公开机制,作业站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爱心四站”基金之用监督小组,开办了“爱心四站”办事公开栏,不定期地公示“爱心四站”运行情况、基金的使用情况、扶贫救济效果,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解决弱势群体的工作之中;三是建立了扶贫解困档案管理机制,我们根据全场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了各自的工作档案,分别确立了资金帮扶、技术帮扶、助学救济、爱心服务和爱心救急等6个类型,并适各项情况制定详细的帮扶措施和实施目标;四是建立了爱心帮扶联系卡机制,我们以小小联系卡的形式,及时把“爱心四站”的负责人联系电话,“爱心四站”的服务宗旨和服务内容都传递给全站的 户有困难的弱势群体,确保他们的困难得到及时救助解决,拉近了相互间的联系沟通。 三、 求实招,解除弱势群体之忧 “想贫困职工之所想,救贫困职工之所急,解贫困职工之所忧”是“爱心四站”的办站宗旨和原则。自“爱心四站”成立以来,我们就把求实招的工作手段延伸到了弱势群体的各个方面。三年来,先后为贫困职工办实事 198件次,捐助资金105万元,先后为 1450 户贫困职工进行了救助,帮助 947 户贫困职工实现了脱贫致富梦想。 今年3月份,第四管理区一作业站职工贾云华的丈夫患严重心脏病转到牡丹江医院做搭桥手术,在手术费用一时难以凑齐的情况下,她本人把求助之手伸向了“爱心急救站”, 5000元手术费为她解除了燃眉之急。又是“爱心急救站”及时出手,使患有严重胸膜炎的贫困职工郭辉,解除了他出院结账时的资金窘境。在爱心助学上,农场工会也积极出实招。针对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的实际问题,我们对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实施救助,凡是考入大学,总分成绩在500分以上的大学生,一次性救助500元。三年来,先后对考入浙江大学生程爱莲、哈一大本硕连读的李成刚、沈阳理工大学的张朝杰、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刘越、牡丹江医学院的欧喜凤等大学生进行行救助,分别救助500-1500元不等。三年累计救助贫困大学生287名,并积极帮助申请助学贷款,确保考入大学的孩子不辍学。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把技术帮扶融入到“爱心四站”工作之中,不断提高低收入职工的致富本领,增强他们的自我“造血”能力,真正成为科技能人。近两年,先后利用冬闲举办水稻育秧、白瓜籽种植等经济作物学习班16次,累计参加人数1690人次。曾是第一管理区贫困户的孙玉祥一度低落消沉。“爱心四站”成立后,积极帮助他落实养猪致富项目,确立了10亩地养10头猪的发展思路。其生产用种子、化肥、机械作业费由作业站干部管理人员集资垫支和“爱心四站”捐助帮扶。通过其科学种植和养殖的相结合,大大降低种地风险,提高经济效益,2007 年实现经济效益3万余元,使他告别贫困走向了致富之路。孙玉祥逢人就讲:“没有‘爱心四站’的帮助,我现在还翻不了身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