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时事要闻>>
第二届“中国绿色米都”稻米节在建三江隆重举行
曾丽瑛 王有国 金辉 齐瑶等出席
本网建三江9月21日讯(记者侯昭纯 通讯员刘加海)金色九月,金色三江,姹紫嫣红,堆金积玉,千万亩良田,一片繁忙丰收景象!
在喜迎伟大祖国60华诞之际,由黑龙江省粮食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协会和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云南等省粮食局联合主办,由农垦建三江分局、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黑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和黑龙江金谷大厦等四家单位承办的“2009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暨第二届‘中国绿色米都’稻米节”于今天上午在农垦建三江分局隆重举行。来自国家粮食局、国家发改委和22个省市自治区粮食局、粮食行业协会、国内著名企业负责人,哈尔滨铁路局、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中铁集装箱运输公司、中海集装箱运输公司和华粮集团等大型粮食物流企业的代表,以及省内各地市县和农垦分局粮食部门、粮食加工、经销、物流企业的代表、农村经纪人等共2000多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并进行粮食商品展示、贸易洽谈。这是自2004年举办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以来,连续六届洽谈会中规模**大、内容**丰富的一届盛会。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 、省粮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金辉、省农垦总局副局长王有国等出席会议,曾丽瑛做了重要讲话,金辉致辞,福建省粮食局副局长徐桂春代表主办省发言。大会由省粮食局副巡视员、省粮食行业协会会长齐瑶主持。
曾丽瑛在讲话时指出,2009年,国家继续稳定、完善,强化各项支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继续对稻谷和小麦实行**低收购价等政策,有效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今年夏粮、早稻生产已获丰收,从当前情况看,秋粮可望继续增产,全年粮食生产将连续第六年获得丰收。2009年我国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国内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粮食供需形势继续改善,但品种结构矛盾和区域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是解决我国粮食产需区域不平衡矛盾、促进全国粮食流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组织召开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为产销区企业合作搭建有效的平台,是推动产销合作深入开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双方企业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和契机,共享有效信息,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加强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协调发展。
曾丽瑛强调,黑龙江省作为主产省,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粮食外销,优化粮食经营环境,尽可能为主销区提供优质粮源和优质服务。今年的秋粮即将上市,主销区要抓住粮食丰收的有利时机,发挥市场、资金等优势,积极到产区采购粮食,保证市场粮食的有效供给,增强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希望产销区互利互信,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共同做好粮食供求平衡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她说,这次交易会,在延续前几届粮食信息发布、粮食展销及贸易、合作洽谈、项目推介的基础上,新增了参观考察建三江现代大农业等项内容,让销区企业直接接触黑龙江省现代化粮食生产、加工环节,进一步加深对黑龙江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了解;首次开设了军供粮油采购洽谈专场,为各省市军供站提供了军供粮油采购平台,这标志着交易会正向专业化方向纵深发展。
金辉简要回顾了前几届举办“粮食金秋洽谈会”的情况,他指出,
黑龙江粮食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已建成全国**大的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其种植面积、产量及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5.5亿斤增加到2008年的845亿斤,居全国第3位;粮食商品量、净调出量均居全国第1位。玉米产量占全国10% 左右、居全国第三位,净调出量占全国近20%、居全国二位;大豆产量占全国40% 左右、净调出量占全国90%以上,居全国第**位;水稻产量占全国粳稻产量30%左右、净调出量占全国粳稻净调出量50% 以上,均居全国第**位。
金辉说,黑龙江垦区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粮豆种植面积占全省近2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近300亿斤,粮豆总产占全省三分之一,粮食商品率已达85%以上。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下,经过60多年的开发建设,昔日“北大荒”已经成为今日中华“大粮仓”,已经成为全国**大商品粮基地,已经成为全国粮食安全和销区粮食市场稳定的可靠保障。
2009年我省启动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生产投入、粮食播种面积、高产作物面积均创新高,全省共投入生产资金、农贷资金近600亿元;粮食播种面积达1.97亿亩,比上年增加2680万亩,增幅16%;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面积都较大幅度增加。今年以来,有效克服了气温低、回暖晚、旱涝灾害等不利条件影响,加之7月下旬以来农业气候条件有利,农作物长势较好,预计今年我省粮食总产将超过上年。
近年来,全省粮食加工业通过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信息和生化等现代技术改造提升,加快向产业化、规模化和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向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现代化大型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大豆加工培育出了民族领军企业九三油脂集团,玉米加工培育出了肇东中粮金玉公司,稻米加工培育出了北大荒、绿都、泰丰、益海等龙头加工企业,小麦加工培育出了北大荒麦业等龙头加工业企业,粮食加工产业体系更加健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金辉说,目前国内水稻、玉米、大豆市场价格逐步启稳向好,为粮食产销区加强合作带来了新的商机。预计我省三大粮食品种市场收购价格将在国家调控政策支撑下趋稳向上运行。水稻品种。目前农户和加工企业手中水稻已销售完毕。我省2007年国家托市水稻已全部销完,2008年临储水稻已销售86 %,预计在接新前也将销售完。库存和现货对市场的支撑能力减弱。加之近年来城乡居民主食消费结构加快变化,粳米消费增加,全国粳稻总产增幅不大,预测供求趋紧。今年我省粳稻生产成本提高,农民对粳稻出售价格期望值较高。国家入关稻米运费补贴政策的延续,有利于我省粳稻、大米向销区顺畅流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对我省今年新稻市场收购价格提供了强力支撑,预计普通品种粳稻收购价格将在每市斤1.00元水平趋稳向上运行;玉米品种。从国际市场分析,由于玉米主产国受气候影响,种植面积下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加之实体经济的逐步复苏,当前玉米的市场需求缓慢回升,成交量放大,市场价格在国家临储收购价加收购费用基础上启稳回升。由于受去年收购价格较高和今年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农民对继续实施国家临储玉米政策稳定提高收购价格的期望较高。我们也期待国家出台并完善收购政策,支持和鼓励省内玉米加工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入市采购。预计今年玉米的市场收购价将维持去年国家临储玉米收购价格水平以上;大豆品种。今年预计全球大豆产量增幅较大、消费及贸易量均有所增加。我省大豆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要求收购价格上涨的呼声较高。我们期待着国家临储大豆政策尽早出台,同时完善收购政策支持和鼓励大豆加工企业积极入市采购。努力使大豆市场收购价格维持在去年国家临储收购价格水平上趋稳运行。
金辉说,作为粮食主产区,我们要为全国的粮食市场提供充裕的粮食和优质的服务。(一)市场准入服务。严禁任何形式的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继续鼓励支持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粮食购销。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省政府规定做好收购资格许可服务工作,凡申请入市资格的企业可到企业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许可,做到政策、标准、程序“三公开”,随时接受申请、随时审核。(二)银行信贷服务。进一步完善粮食收购资金信贷服务措施。一是资金供应充裕,对收购资金规模、头寸以及现款有保证;二是按照公平准入、择优扶持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各类粮油企业进行了贷款资格认定工作;三是本着“早调查、早审议、早核定,一次核足”的原则,及时将准政策性贷款**高额度审批到企业;四是按收购品种合理确定风险金比例,不搞“一刀切”,继续实行风险准备金动态管理;五是继续实行基准利率不上浮,贷款可以一次申请一次审批,多次发放;六是已与省内外客户签定的购销协议、已与农发行承借的贷款,我们必须信守协议,兑现承诺,认真履约。(三)运输协调服务。针对我省处于铁路末端,运输成本高、运输能力相对紧张等实际情况,为促进农民余粮销售和保障销区市场粮食供应,国家将对我省进关水稻(大米)继续给予运费补贴,并将增加我省粮食铁路外运能力,从今年9月1日到年底日进关装车计划由1355车增加到1600车,且没有方向限制。鼓励和支持全社会粮食经营企业参与黑龙江粮食购销活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龙江粮食向销区顺畅流通。对销区政府来我省采购的军粮、中央及地方储备粮、应急保障粮源以及在此次金秋交易会达成的协议、合同列入重点运输计划,并跟踪检查,提高兑现率。同时,我局将为此次金秋交易会上签订合同的企业拓宽运输途径,通过积极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等运输方式缓解运输紧张的问题,使货物外运速度加快。为此,我们邀请了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中海集装箱运输大连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中铁集装箱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金谷物流有限公司及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等大型物流运输企业及港口参加本次交易会,进行运输业务对接。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客户提供运输支持。(四)信息咨询服务。现已建立覆盖全省、涉及四大品种的信息采集网络,拥有2000多个信息采集点,可以及时掌握全省粮油市场信息情况,并已通过省粮食局门户网站、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龙粮网站”及时为各地客户提供粮食政策、购销价格、资产运营、经济技术合作意向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了更便捷为农民及客户提供信息咨询,还开通了“农民服务热线”电话。(五)仓储设施服务。我省现有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600户,收购能力达到520亿斤,仓容能力近300亿斤,烘干能力达到300多亿斤,完全可以满足客户收、储、运、降水等需求。
金辉说,此次会议选在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建三江农垦分局,主要目的是让省内外粮食经销商走进中华大粮仓核心腹地,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龙江现代化大农业;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龙江优质粮食生产的全过程;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龙江的大粮仓、大加工厂,以推动龙江现代化粮食大生产与全国粮食大市场实现更直接、更便捷、更密切、更有效的对接,让全国了解龙江粮食,让龙江粮食走向全国。
建三江分局党委书记王金会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王金会说,办好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暨第二届“中国绿色米都”稻米节,是建三江分局发展史上重大的经济盛会。建三江人敢为天下先,突破了“水稻高寒禁区”的定论,创造了在北纬48度大面积栽培高产寒地水稻的奇迹。创造了“三项全国之**”:
――优质粳稻种植面积全国**大。全分局水稻面积730万亩,占全国粳稻面积的1/14,是名符其实的国家商品粮基地。特大规模的优质粳稻基地是以高水平水田机械化为支撑的,全局先后从美、日、韩等国家引进世界**先进激光平地设备、工厂化育秧设备、插秧设备、收获设备,水稻生产实现整地、育秧、插秧、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全国水田机械化生产现场会专家评价建三江,水稻生产全年关键阶段只干五个十天,即:十天完成整地、十天完成播种、十天完成插秧、十天完成收获、十天完成秋翻。
――优质粳稻单产、总产全国**高。2008年全局水稻平均单产600公斤,比全省平均单产高182公斤。七星、大兴、创业、红卫四个农场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900公斤,红卫农场第一管理区示范田亩产996.9公斤。今年全局水稻总产将接近90亿斤,将占黑龙江垦区水稻总产的1/2,全省水稻总产的1/4,全国粳稻总产的1/14。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地县”称号。
――优质粳稻米品质全国**好。建三江优质精稻生产加工基地全部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有机、绿色和无公害水稻面积已达到了730万亩,先后被命名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局、中国绿色水稻之乡、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中国绿色米都等称号。产自中国**佳生态环境的建三江牌粳稻米软软的、粘粘的、白白的、胖胖的、亮亮的、香香的,色、香、味、形俱佳。建三江优质粳稻米具有一般稻米所不具备的独特品质,2007年和2008年二等以上优质粮分别为71%和86%,预计2009年将突破90%。
王金会说,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视察黑龙江时把垦区定位在“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的位置上,明确指出“加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表明党和国家始终在关注北大荒,重视北大荒,根据北大荒的发展变化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和任务。垦区全面贯彻落实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发挥农业基础条件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年提供商品粮多等优势,在建三江分局率先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加快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的粮食基地种植业、精深加工业、绿色养殖业、生态经济型林业、新型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完善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的农业保障、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农技推广、现代管理等五大体系;肩负起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引领带动全国农村、参与国际农业竞争、维护边疆繁荣稳定等使命;不断提高农业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
会议期间,总局副局长王有国向曾丽瑛介绍了垦区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今年垦区要实现生产粮食300亿斤目标的有关情况,并陪同曾丽瑛考察了各参展企业送展的产品。
下午,在省粮食局组织的项目推介会上,中海集装箱运输大连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农垦建三江分局、黑龙江东北大有机食品食品公司、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粮食市场交易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作了企业经营项目推介和大型精深加工项目招商推介活动,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上百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发表于 @ 2009年10月09日 08:31: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