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现代化农业>>
|
|
作者:刘晓波
|
|
【打印】【关闭】
|
元旦刚过,坐落在虎林地区的北大荒米业迎春制米厂新建节能水稻烘干塔投入使用。该项目投入运营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00多吨,减排二氧化硫40多吨。作为2008年黑龙江省节能减排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北大荒米业还得到了省环保局7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
据了解,纯燃稻壳烘干水稻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混燃30%、混燃50%和100%纯燃几个阶段。该公司技术人员在没有任何可供参考资料、成型技术的情况下,从2004年开始,采用边摸索、边试验的方法完成了对炉排、燃烧室等18项内容的纯燃稻壳技术攻关,并分期分批地对公司26台燃煤热风炉进行燃料改造。据生产技术部工程师王文利介绍说:该技术在米业公司全面推广,三年共节约标准煤9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硫4500多吨,转化 “黄壳垃圾”20多万吨,效益经济、社会效益、环保效益都十分显著。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北大荒米业把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点、线、面”三个层次同步推进的思路,特别是在稻壳全利用上大做文章,形成了具有北大荒特色的水稻—稻壳—稻壳烘干—热电联产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在点上,以分布在全垦区的制米车间为单位,在企业内部形成循环链条,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在线上,以热电联产形成热电联产产业集群,与其它产业遥相呼应,构筑循环链条;在面上,把循环经济贯穿于生产、销售、消费、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全过程,形成整个资源的循环流动。该公司年综合加工稻谷能力达300万吨。过去其“下脚料”稻壳长期大量占压土地、污染环境。现在,他们建起了9家专“吃”稻壳的热电联产加工厂,年节约标准煤5万吨,将稻壳变废为宝,转化为清洁能源。同时,循环经济还催生出20多家制米厂为纽带稻米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这些企业已成为一批新的循环经济骨干企业。 |
发表于 @ 2009年10月09日 09:2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