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农机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化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兵团农机化>>——农十三师>>

农十三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凸显收藏

12月24日,屋外天寒地冻,农十三师黄田农场园艺六连职工茹兵在家阅读着关于枣树管理的书籍。他告诉笔者,这两年,鲜枣和干枣的市场行情都比较好,今年他承包的30亩枣园收入4万余元。 按照兵团相关精神,农十三师党委认真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确立了“做优棉花,做大林果,做俏畜牧,做强龙头”的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方针,明确了“退棉、增果、稳粮、兴牧,发展龙头企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该师各团场根据所在区域特点,确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近年,黄田农场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团场的农业经济发展柳暗花明,职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收入大幅提高。目前,黄田农场4万亩耕地中有1万亩葡萄、1.2万亩大枣和1.6万亩棉花,园艺业撑起了团场农业的“半边天”。

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柳树泉农场适宜种植水果,生产的葡萄和红枣以其甘甜可口享有盛誉。柳树泉农场提出发展“特色园林团、特色庭院团”的战略目标,因地制宜,一连一品。该场在地理位置低凹的白杨沟、三堡、焉不拉等地种植枣树;在四连、二连较平坦的地区大面积种植葡萄;在沙枣泉北戈壁区种植杏树、核桃树,并围绕果品的品质做文章,从栽种、修剪到果品销售进行一条龙服务,使团场果业逐步形成产业链。据统计,2008年,柳树泉农场林果业产量比2000年增长7倍,产值达1000多万元。

红山农场以农牧业为主,由于团场所在地干旱少雨,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饲草产量就会下降,给畜牧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影响。2008年,红山农场建成3500亩人工饲草料基地,不但转移了天然草场饲草的压力,而且有效提高了商品畜的肉质,增加了畜产品数量和职工收入。红山农场破除辖区限制,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入股组建了俊业制麦公司等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淖毛湖农场以哈密瓜和畜业为主,因光热资源丰富,这个场种植的哈密瓜品质上乘,取得了农业部“绿色食品”体系认证,深受市场青睐。目前,淖毛湖农场正全力提升“天山蜜王”和哈密瓜哈密酱菜等品牌的知名度。团场还以股份制形式引进民营资本,努力把淖毛湖农场建成农十三师**大的养猪基地,在团场建设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红星二场则按照“减棉增蔬、强园兴牧、突出种业”的思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做优棉花,做精葡萄,做强大枣,大力发展畜牧业;在逐步减少棉花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扩大洋葱、番茄、甜椒、大豆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依托脱水菜加工和种子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增加职工收入。

据了解,农十三师制订的农业发展规划,划分“哈密垦区、巴里坤垦区和淖毛湖垦区”3个各具特色与活力的区域,确定了3个垦区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刘亮 杨瑞华)




发表于 @ 2009年01月04日 11:28:00 |点击数()

旧一篇:2009年兵团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选型会时间和地点|新一篇:出口退税纺织机电业受惠有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