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来威老吴的博客

农机新兵--富来威老吴. 欢迎交流 wu1977@gmail.com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富来威老吴的博客>>默认类别>>

日本水稻插秧机的发展进程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收藏


本文是2005年发表在巢湖农机化网的信息,老吴转贴,供同行参考

中国 插秧机研究了近50年,至今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只有10%。而日本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特点与我国相似,日本在对我国水稻插秧机研究的基础上,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因此,研究日本水稻插秧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探索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发展道路,开发水稻种植机械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水稻插秧机的发展经历了3个时期:实用插秧机出现前的开发期;实用插秧机普及期,乘坐式插秧机出现到高速插秧机普及期。

1)实用插秧机出现前的开发期
插秧机的早期开发
第一个插秧机专利出现在1898年,二战后迅速增加,1960年超过300件。当时出现了熊冈式、营原式、荒川式、二反田式、富士机械式、岩并式、佐佐木式、井关式等多种形式的插秧机,虽未被实用化,但成为当今日本水稻插秧机的基础。
洗根苗插秧机商品化
在日本**早商品化的插秧机是1964年マメトヲ农机株式会社开发的洗根苗マメトヲ插秧机。其后,石川岛芝浦机械(株)、スタヘ农机(株)、マルマ机械(株)等厂家也有洗根苗插秧机上市,而且拔秧机也商品化了,但因洗根苗插秧机未能提高整个插秧作业的效率而于1970年停止生产。
带土小苗插秧机的研究
1962年开口正夫研制出人力一行带状带土小苗插秧机,其后被ヵンソウ工业(株)改良,生产出力ヵンソウ式人力插秧机,1969年推广4万台以上。
1968年佐藤造机(株)制造出带土毯状小苗插秧机。该机横向送秧机构和插秧机构连动,自动将带土毯状小苗切断,强制插秧,体现了现代插秧机的基本构造。

2)实用插秧机普及期
1970年井关农机(株)制造出2轮苗箱后倾浮筒式毯状苗手扶插秧机,它是现代2行插秧机的原型,1971年开始上市。1972年根据插深的需要能够自动上下调节车轮的插秧机开始进入市场,解决了手动调节的麻烦。1972-1973年有11种型号的插秧机通过农机研究所的鉴定。至此,插毯状苗、浮筒滑行、曲柄式插秧机构强制插秧的日本型插秧机被定型。

3)乘坐式插秧机出现到高速插秧机普及期
第一代乘坐式插秧机
乘坐式插秧机的研究始于1967年,当时在农林省农事试验场将插秧部分装载在 拖拉机上进行试验。1968年日本农机研究所进行专用插秧机的研究,将插秧部分装载在四轮驱动的车体上,试制出乘坐式洗根苗插秧机和毯状苗插秧机,1970年毯状苗乘坐式插秧机已进入商品化。第一代乘坐式插秧机的插秧部分借鉴步行式插秧机,行走部分借鉴拖拉机技术,因此保证了插秧部分和行走部分的性能。
第二代乘坐式插秧机
1979年至1980年,现代乘坐式插秧机的雏形插秧机问世。插秧机头部安装一个浮简式探测器,感知插秧深度,从而可上下调节插秧机头。1980年后的乘坐式插秧机都是自走式的专用机,插秧部分和行走部分结构紧凑,性能提高:控制手柄单一化、转弯自动减速、插秧部分自动提升,使操作者的作业负担得到改善;安装了探测苗箱秧苗是否用完的传感器和推秧装置,改进了送秧机构和液压插深控制机构,使插秧更加可靠;在曲柄上加配重进行部分动平衡,使分插频率由每分钟200次提高到270次。
第三代乘坐式插秧机
1985年农机研究所开发了具有旋转行星齿轮式分插机构的高速插秧机。1986年与井关农机(株)共同开发制造高速插秧机,插秧速度1.1m/s,这就是现代高速插秧机的原型。该机构行星齿轮采用偏心齿轮或椭圆齿轮。偏心行星齿轮分插机构主要由齿轮箱、秧爪和旋转轴等组成。齿轮箱两端装有两组秧爪,当旋转轴和偏心轮系工作时,秧爪沿一定方向运动,形成插秧轨迹,完成分秧和插秧工作。秧爪驱动轴旋转一周,两个秧爪交替地把秧苗插入水田中。即插秧两穴。理论上在同等转速下效率为曲柄摇杆式插秧机的2倍,分插频率可达每分钟440次。椭圆行星齿轮分插机构的工作过程与偏心行星齿轮分插机构相似,且椭圆齿轮的啮合性能优于偏心齿轮,但由于椭圆齿轮加工复杂等原因,出售的高速插秧机多采用偏心行星齿轮分插机构。
1986年以后插秧机各部分的控制机构得到根本的改进,插秧精度进一步提高,如插秧部分左右摇摆控制、速度感应型插深控制、根据水田硬度自动液压控制等。

1986年5月みのゐ农机(株)开发出具有旋转滑道机构的钵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其工作过程分为5个步骤:冲-接-落-送-插。分插频率可达每分钟360次,行驶速度1m/s。钵苗插秧特别适合寒冷地区和复种地区,受到农家的欢迎,钵苗插秧机在北海道已有50%的占有率。 【老吴注:钵育摆栽机】

纵观日本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实用高效和重视原始创新。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几十年仍停留在独轮拖板式,缺乏技术创新,在这点上我国应总结经验,既要学习先进技术,又要重视原始性创新,只有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同时注重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才能研制出农民在价格上能承受、在性能上认可的适用水稻种植机械。近年来日本水稻插秧机向着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劳动力以及多种功能方向开展研究与推广,特别是减少耕作插秧技术、稀植插秧技术和钵苗插秧技术值得我们借鉴。

〖 关闭本页 〗
(2005-10-18)

发表于 @ 2009年01月09日 23:17:00 |点击数()

旧一篇:"富来威"、"浦田"再度入选国家补贴目录|新一篇:日本水稻插秧技术及机械有独特之处?

博客信息
富来威老吴的博客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09月13日
今天点击:426
本周点击:91
本月点击:503
点击总数:228537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文章分类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4篇)
默认类别 默认类别(337篇)
农机补贴 农机补贴(32篇)
农机技术 农机技术(12篇)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3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