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宏观视野>>

回良玉: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收藏

 

   回良玉:

  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

2009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严峻的一年 

 

 2009年02月03日07:07  来源:《人民日报》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2009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严峻的一年,是“三农”工作面临挑战**大的一年。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各方面对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充满期待、寄予厚望。扩大国内需求,**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一、客观分析农业农村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8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成功夺取了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的胜利,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产生的影响,有效化解了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的冲击,农业生产取得了极不平凡的好成绩,农村发展迈出了令人欣喜的新步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农业发展成效显著,粮食总产预计10570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了40年来第一次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预计4700元,实际增幅8%左右,实现了20多年来第一次农民收入连续5年增速超过6%。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国,农村**低生活保障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迈出了改善农村民生的新步伐。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农垦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其他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继续好转,呈现了农村和谐稳定的新气象。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党和国家成功办好大事、妥善处置难事,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2009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严峻的一年,是“三农”工作面临挑战**大的一年。第一,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下行的态势中,能否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确实堪忧。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快速回落,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从目前看,推动农产品价格下行的动因仍未改变,有些还在累积,2009年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难度很大。这样,靠市场价格来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手段受到了严重制约。第二,在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实堪忧。随着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就业压力迅速加大,农民工就业尤为困难。2009年农民工新增就业机会难以增加甚至会减少,工资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会下降。这样,靠外出务工经商来拉动农民增收的渠道遇到了严重阻碍。第三,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氛围里,能否有效防范质量安全问题和事件对农业产业的冲击确实堪忧。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有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国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和出口农产品质量的门槛都在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特别是在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普及的今天,信息传递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放大效应增强,局部的、个别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往往会影响全国,一些不实传言也会冲击整个产业,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大提高。这样,靠保证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来有效规避经营风险、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任务摆到了突出位置。第四,在连续5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能否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确实堪忧。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多年增幅较高,是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9年面临着价格拉力下降、政策效应减弱和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困难局面,再加上气候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这样,靠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合力存在着弱化态势。第五,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之时,能否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在一些地方确实堪忧。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对农村带动作用增大,农村自身发展活力增强。但在二元体制作用、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利益驱使下,耕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粮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城乡失衡加剧、城乡差距扩大,一些地方的农村出现产业“非农化”、耕地“非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等现象。这样,靠统筹城乡发展来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方略在一些地方面临着严峻挑战。综合分析这些情况,2009年存在着农业生产滑坡、农民收入徘徊、农村发展势头逆转的风险。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

  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营造重农强农的政策环境,形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增加“三农”投入提供了重要契机。农业蕴含着较大的资源集约利用潜力,农民蕴含着较大的创业热情和潜能,乡镇企业蕴含着较大的创造能力和韧性,为应对风险和挑战、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农业农村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回旋余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应对各种困难、冲击和挑战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总结了不少可行办法,形成了有效应对机制。**为根本的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我们党驾驭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这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2008年农业农村发展的成绩十分喜人、实属罕见,当前的挑战非同寻常、实属严峻,面临的机遇多年未见、实属难得,2009年的任务相当繁重、实属艰巨。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危机意识,把当前的困难、潜在的风险估计得严峻一些,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坏情况的充分准备;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注重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善于从变化中捕捉机遇、在逆境中创造条件;切实增强必胜信心,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开拓进取,利用有利条件,培育积极因素,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势头。

  二、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在深入学习、把握精髓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上来。

  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开辟“三农”认识新境界。我们要在全面学习《决定》的基础上,牢牢把握统揽全篇的精神实质,紧紧抓住贯穿始终的脉络主线。要深刻领会“三个**需要”(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需要加快)的重要论断,充分认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刻领会“三个进入”(即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基本判断,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领会“三个作为”(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科学指导农村改革发展;深刻领会“三大方面”(即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工作布局,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要把重中之重作为统一思想的锐利武器、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切实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要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和干部配备上来。要加快健全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顺应发展规律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要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发内部活力、优化外部环境的制度框架。

  三、突出抓好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必须明确“一个首要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立足全局、服务大局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农村好形势的必然要求;围绕“四项工作要求”,就是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和核心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度特色;采取“五大有力举措”,就是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这是过去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依靠,也是今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抓手;实现“两个基本目标”,就是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是我们必须努力确保的两条底线,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要认真落实中央部署,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一)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继续向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倾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短缺农产品供给,稳定生猪、棉花等产业发展,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要求,全面强化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和政府监管环节的各项措施。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在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流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办成几件大事,特别是要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力争在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深入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促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

  (二)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要切实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积极开辟外出就业增收空间,着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机会,努力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合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提高粮食**低收购价,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把握好进出口时机和节奏,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尽**大可能继续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毫不放松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同时扩大农业产业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对农民工就业困难加剧、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既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尽可能减少农民工回流数量;又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科学规划县域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三)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调整规划部署,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农民群众早受益、拉动内需早见效。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扎实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全国10%的县(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电力基础设施、公路、沼气和安居建设。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行新的扶贫标准,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着力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等关键环节,重点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扶贫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综合治理,继续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四)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落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各项措施,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严格执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抓紧制定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具体办法。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中央部署深入扎实开展工作。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把健全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作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继续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的激励机制,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担保的农村信贷产品,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面对2009年经济发展的特殊形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艰巨,工作尤为繁重。我们一定要紧紧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依靠各级干部的真抓实干,依靠亿万农民的辛勤劳动,依靠社会各方的合力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努力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全局发展作出新贡献。一要着力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管方向、管大事,紧紧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矛盾。抓贯彻、抓落实,切实把强农举措不折不扣贯彻到基层,把惠农政策不缩不减落实到农户。建机制、建规章,强化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三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加强培训,逐步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四要着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加强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农村应急管理能力,推进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要认真搞好全国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密切联系“三农”工作实际,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把农村改革发展成果作为重要检验标准,着力转变忽视“三农”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农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发表于 @ 2009年02月03日 10:38:00 |点击数(

旧一篇:农业部要求加快实施农机购置补贴 | 新一篇:中科院预测:石油等行业景气将下滑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75
本周点击:528
本月点击:3287
点击总数:469982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3 22:59:4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