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机手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思考
发布日期:2009年3月4日来源:中国农机监理杂志作者:刘强 胡盛田
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业机械逐年增加,农机事故隐患也随之增多。据统计,截止今年6月底,湖北省黄石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2万千瓦,各种农业机械达到5万多台(套),驾驶操作人员约6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2%、18.1%和20%。其中自走式农业机械比三年前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各种农机事故也相应增多。2007年,全市发生农机事故29起(比上年增长9%),其中违规违法驾驶操作发生事故25起(比上年增长11%),机械故障发生事故4起(比上年增长2%)。究其原因,主要是机手素质普遍较低,平时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不足甚至完全没有,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以致超速超载、违规违法载人、疲劳驾驶,遇到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不够,结果酿成事故;其次是非法拼装车、报废车增多,且机手多是无牌无照驾驶操作,怎能不事故频发?
农机手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思路
农机手安全意识及法制意识的淡薄,是导致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农机手主要是农民——“缺乏足够安全教育技能训练的群体”这一事实,我们认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丁作应着眼于农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知识面,有的放矢地对农机手们进行素养训练,如政治素养、专业素养、认知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和锻炼。
一是政治素养的提升。许多农民好不容易置办了农机,就得赶忙多拉快跑,下田作业,尽早把成本收回。这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针对这种认识和表现,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强化其法制意识尤为重要。现阶段,要在农机手当中认真宣传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部“三令四规范”等法律法规,用“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应该怎么做”的法律知识武装机手的头脑,同时为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农业的重大促进作用及农机化发展的大势也要进行广泛、全方位的宣传,使农机手的头脑武装起来了,政治素养提高了,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也增强了。
二是专业素养的提升。熟练掌握了农机操作和维修知识,农机手就能提高安全生产效率,并减少损失,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农业机械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大力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亦成为当前农机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此外,采用形式多样、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放录像、发放知识手册、张贴宣传画和图片、标语等),使有关农机安全知识在农机手入眼、入脑、人心的作用,对农机手专业素质的提升也是一个好办法。
三是认知素养的提升。认知素养指的是农机手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价值取向。由于农民在受教育方面的条件相对于其他阶层有所不足,因此知识面普遍偏窄,在日常生活中较缺乏大局观。为什么在农村存在大量非法拼装车、报废车和违规违法驾驶操作行为?原因是贪便宜、使用成本低,随意性大。像这样带有冒险、侥幸心理的认识,实际就是认知素养的问题。如果充分认识到“黑车非驾”的危害性,能够从农机安全生产事关你、我、他和社会稳定的高度上看问题,非法农机还会“吃香喝辣”的吗?由此看来,认知素养的提升不可忽视。鉴于认知素养的高低决定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不能一蹴而就,故而既需要采取强化灌输、跟踪教育等法规性手段,又需有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让农机手在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中接受安全生产教育技术培训的熏陶。
农机手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途径
1.依托活动载体,机手如沐春风。当前,以“平安农机”创建为载体,以农机安全文化为导向,而大力进行的“六个一”和“五进”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热烈的舆论氛围。各级农机监理部门通过组织各种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机手免费发放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挂图和安全生产知识读本及“平安农机”创建和农机事故案例光盘,并设置宣传栏和展板、张贴标语和标牌,使“平安农机”创建的目的和理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时,通过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知识竞赛”,举办“平安农机示范户评选活动”,使农机手无时无刻不受到农机安全生产宣传的影响,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农机安全生产文化的魅力。
2.参加专业培训,严把考试发证关。对农机手的培训、考试负有直接责任的农机监理部门,对新办证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要严把考试关,从源头上遏制事故发生。农机作业的主要场地是在农田、场院和乡间道路,受作业地形、地块、土壤及其障碍物的限制,田间沟壑纵横、作物高低不一等环境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农田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这就要求农机手具有良好的驾驶操作技术和应变能力。毫无疑问,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严格培训、严格管理,农机手的驾驶操作水平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接受技术练兵,提高综合素质。在农机监理部门组织的大练兵、大比武和集中培训等活动一浪高过一浪的形势下,广大农机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专业洗礼。在农机安全演讲竞赛、农机安全法律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中,一批批的优秀农机手登上了领奖台。在“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百日安全”、“安全月”等活动中,农机手可以普遍接受知识大学习、业务大培训、技能大比武等各方面的培训,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又大大提高了农机部门及监理机构的社会地位。
4.媒体引导功能,堪与教材媲美。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有关负责人高度评价了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作用,他认为“农业部门利用《中国农机监理》、《农机手》等作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教材是值得赞扬的”。各地农机部门更加重视有关报刊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相关法律,传播专业知识的功能。如黄石市积极订阅,定期举办《中国农机监理》、《农机手》、《湖北农机化》的学习、讨论会,并将以上报刊发表的重要信息及时发布在黄石农机监理信息网上,供广大农机手学习、领会和研究,既丰富了宣传、培训手段,又为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思路。
5.农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是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农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要广泛持久地开展下去,保障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经费是关键。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今年首次从财政中列入“农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专项经费”用于农机手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按照农业局的计划今年将集中免费培训农机手600人次,以后逐年增加培训人数。考虑到农民的经济状况和心理接受能力,培训费用由政府埋单,提高了农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广大农机手的安全意识,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在广大农机手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农业局)
发表于 @ 2009年03月14日 08:0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