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讲环保、废弃秸杆变成宝
发表日期:2009年3月17日 出处:友谊分公司第九管理区宣传办 作者:朱福珍 |
|
友谊农业分公司第九管理区近年来,生产、生活出现了重视农作物秸杆的合理利用,将废变宝的喜人局面。管理区将昔日的废弃秸杆用于生产、生活的实际中,即保护了环境,又解决了职工的取暖、以及养殖户的饲料问题,真可谓一举多得。
以往,这个管理区种植户收后的玉米,大豆等秸杆、壳芯大多被废弃仍掉。有许多农户随意堆在地头沟边,或垃圾堆旁烂掉,不仅给生产环境带来了污染,而且浪费了资源的合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管理区积极引导广大种植户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农作物秸杆,工会向职工提出变废为宝,争做创新能手。管理区在土地出租时,与种植户签定合同制约,清理田间秸杆加保证金、田间清理费等。在召集干管人员会议时,根据农时不同的特点,进行田间地头课堂培训,请有关技术人员对土地进行生态环保使用的指导与检测,达到标准化利用。
争创能手的青年林久峰自筹资金10万元,远程北京购买了一台8万元的制炭机,经过与北京清华大学教授的短期培训,他很快掌握了制炭的原理,回家后,将稻壳、玉米芯等秸杆,经过制炭机的加工,生产出了用于炊事取暖的炭棒,被当地农户以每吨260元的价格买好。这一举动,在管理区震动很大,增强了变废为宝,合理利用秸杆的意识。今年初统计,这个管理区有5000多户以将玉米芯、废稻壳、等用于炊事取暖,每户可节省煤碳资金1500元,也大大的减少了煤烟的污染量。这个管理区还将玉米秸杆作为牛、羊、猪的青贮饲料,仅今年养殖户就贮备了青贮、黄贮400余吨。广大种植户将玉米秸、豆秸、玉米芯、稻壳集中起来,合理使用。据统计,这些废弃届感秸杆的合理使用,可使农户持续2一3年,环境保护实现了零污染。
|
|
发表于 @ 2009年03月17日 13:3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