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农场七项措施促高产
发表日期:2009年2月27日 出处:双鸭山农场宣传部 作者:吴擎 |
|
双鸭山农场是垦区的贫困农场之一,典型的人多地少小场,2万人口,20万亩耕地。怎样才能让有限的土地释放出**大的经济效益?农场领导班子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种植业,实现七项创新,力争实现粮豆总产达9.3万吨,全作物平均单产620公斤,为垦区今年300亿斤商品粮做出贡献。
今年,这个场加大对玉米的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0.5万亩扩大到13.5万亩。并且在七个方面实现创新,来实现提出的预计目标。一是播期管理要抢前抓早、适时早播,玉米播期控制在4月25日前完成,实现产量增加、品质改善、效益提高。二是以高效经济作物科技示范带动主线,进一步提高科技园区建设标准和高产攻关、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推广“三膜”覆盖技术,旱作农业节水灌溉、原垄卡和秋起垄、玉米直收与烘干相结合等技术。三是重点推广玉米机械直收与烘干技术的配套经营模式,实现种植户、有机户、烘干厂三者的和谐共赢运作。四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推广八项农业新技术,提前播期,适时播种等手段,释放土地效益**大化。五是坚持培肥地力和秸杆还田,提高耕地质量,使土地能够持续利用。六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预计投入130万元,实施土地连片整理,界沟、防风林的断根沟的工程建设,完成第四管理区高标准农具停放场建设。七是加快机械更新速度,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预计引进玉米原垄卡种机械、大型
玉米收获机、大型轮式整地配套机械30台套。
|
|
发表于 @ 2009年03月05日 14:4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