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质量管理>>
作者:王超安
农机市场自2004年启动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预计今年农机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2300亿元左右,仍将延续稳健持续发展的趋势。在农机市场发展的同时,农机配件市场需求也大幅增加,整个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伴随着农机配件市场竞争的加剧,假冒农机配件一直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假冒农机配件企业争食正规企业市场“蛋糕”的现象比较加重,使农机配件业濒遭假冒农机配件的侵袭。这不仅加大对农机配件市场的冲击、增加用户的经营成本,而且影响农机市场又好又快。
假冒农机配件市场形成的因素分析
农机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配件体系支撑和保证。当前,制约农机配件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农机配件质量不稳定。一些农机配件刚刚投入使用就出现多种质量问题,影响到整机性能的发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效果。二是农机市场假冒伪劣零配件屡禁难止。由于假冒零配件经营成本较低,经销利润较大,造成假冒零部件市场一直存在并占据一定的市场空间。三是农机企业售后服务意识差,服务网络不健全。一些农机企业实力较小,不能够按时提供农机配件,不具备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的能力,不能实现对售后产品的服务。
确切地讲,用“便宜价格低质量”来形容目前一些地方农机市场上的农机配件**合适不过了,假冒农机配件已经对正常的农机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一是产品标识不全,“三无”产品居多。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普遍无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和生产企业厂名。二是产品外观退化。由于保管不善或存放时间过长,造成锈蚀、裂缝、氧化、老化等现象。如有的螺钉、螺帽用力一拧就出现问题,曲轴用不到半个月就断裂,变成了一堆铁的垃圾。三是产品出现变形。从外观上查看,假冒农机配件光洁度低,有明显的裂纹、砂孔、夹渣、毛剌等缺陷。值得高度关注的是这些坑农的农机配件大都打着“名牌产品”的牌子,其经营者无一不在其门前高挂着知名公司“专卖”或“特约经销”的牌子与商标。
假冒伪劣农机配件之所以有市场,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生产者为获取高额利润,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工艺标准,采用低劣材料生产零配件;经营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造成零配件市场假冒伪劣零配件泛滥。二是用户缺乏辨别常识,或者是贪图价格便宜而吃亏上当。三是企业不具备全方位服务的能力。由于自身实力较弱,不能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服务职能,对产品进行全覆盖服务,提供产品备配件。
假冒农机配件的市场经营手段解析
没有用户的需求就没有产品的市场。假冒农机配件市场在法规制止、企业拒绝、用户排斥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经营者的手段也在不断的翻新。一些经营假冒伪劣农机配件者为牟取非法经营利润,在经营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手段。一是示真隐假暗中卖。由于害怕执法部门的监督和用户的举报。经营场所基本都是合格的备配件产品,基本没有假冒产品。经营者把假冒产品专门存放,有固定的客户源,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没有确切的举报执法部门很难发现。这类经销者通常经营规模比较大,对市场危害**大。二是有真有假一起卖。组织货源的时候,既有合格的备配件,也有假冒的备配件。在出售的时候,利用农机用户辨别能力不强的弱点,把假冒产品当合格产品出卖,欺骗消费者。三是假的产品真价卖。这是根据用户的“真货不便宜”心理,假货当成真货买。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则把自己伪装成受害者,设法将不利于自己的因素推出去。
假冒农机配件有着自身的产供销流程。据分析,农机市场上的假劣农机配件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渠道:一是旧物翻新。对从报废的农机产品上拆卸的备配件重新进行翻新、包装。这些备配件的使用已经达到或超过设计年限,内在品质和质量已经达不到使用要求,这类产品被翻新、包装后从外观上很难区分。二是劣质制造。为降低成本,用价格低廉的劣质原材料代替价格相对较高的优质材料,再把外形一样的假冒产品当合格产品出售。三是劣品优销。一些不具备制造能力和品质保证的企业,无法生产出合格产品,便把工艺不健全、材质不合格或加工手段落后的的残次产品低价出售给一些经销商,把不合格品当合格品出售。四是严进松出。企业对材料的进口和制造过程比较重视,由于管理流程脱节,在生产过程中业已淘汰、报废的配件出口由于未能严格控制,出口较为松懈,被下游企业变相出售。这些产品往往带有企业专有标志,一旦流入市场危害较大,企业可以说是有苦难言,只能对用户进行赔偿。
假冒农机配件市场的消除方式求解
假冒农机配件生产者和经营者**大的特点牟取非法高额利润,假冒的多是名牌产品。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且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利益,阻碍了农机配件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此种不正常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为保护农机企业与用户的利益,促进农机配件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使农机配件企业走出真假配件争食市场“蛋糕”的怪圈,必须执法部门、有关企业和用户各方积极配合、相互促进,不断压缩、消除假冒农机备配件市场的生存空间,保证合格产品的健康发展。一是建立健全质量投诉监督管理体系。用法律法规举措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为,努力形成“上下连线,左右成网”的格局,有力地推动质量投诉、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落实“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制度,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经济处罚力度,被假冒农机企业和用户作为受害者,应根据市场影响计算出当前和今后潜在损失,依法有据地向假冒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索赔。二是完善备配件供应和服务体系。有能力的企业应加快推进服务资源结构调整,加快建立零配件基地,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流程,确保备配件和服务体系对产品能够进行全过程服务,为农机产品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加强内部管理。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机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利用高科技手段给产品打上防伪标志,使造假者现有的技术能力无法进行假冒。四是实施资格进入制度。为防止假冒伪劣农机备配件经营者无力赔偿或者溜之大吉,有关部门应建立资格准入制度,让经营者事先提供资金担保或缴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发生违规行为,先行赔偿后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五是加强鉴别技能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应进行用户培训,帮助提高识别假冒农机配件能力,鼓励用户依法保护自己权益、支持企业发展、推动市场发展。
发表于 @ 2009年04月21日 19:5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