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产业要闻>>
农机流通领域的“春秋战国”
□ 司宁博
“农机补贴对农机市场的拉动非常显著。有的流通企业千方百计想进来,拿到补贴产品的销售权;有的则想出去。”吉林省某地区的一位办公室主任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讲。据了解,抱着这样的“围城”心态,从国营农机公司的衰落,到民营资本的崛起,再到新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农机补贴制度实施6年来,农机流通领域的市场格局每年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早在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之前,农机流通主流渠道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国营农机公司逐渐衰落的同时,民营企业正不断崛起。从2004年农机补贴政策正式实施起,农机补贴力度逐年加大,流通领域的市场格局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国营农机公司改制成功的民营企业,由于拥有较好的基础,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的主力之一。
再者,由于补贴政策对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拉动力,吸引了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其中。于是,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民营流通企业,规模有大有小。“夫妻店”、“兄弟店”一时间成为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此外,由于看到市场前景广阔,部分地区的农机管理部门将部分人员和资产从农机管理部门剥离出来,成立了一批农机公司。这些企业也比较有实力,而且与农机管理部门关系较好,拥有较强的便利性。
前几年,由于经销商与生产企业相脱节,经销商能否得到产品补贴权不必通过企业。这使得农机企业陷入常常找不到合适的经销商的境地。然而具备销售补贴机资格的经销商数量有限,只能从中选定,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企业原有的经销渠道。
近年来,随着农机补贴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生产企业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先由企业推荐经销商,然后该经销商再去农机管理部门申请销售补贴权的资格。这样的流程,淡化了前些年农机管理部门对流通领域的控制能力,使生产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再度密切起来。企业在选择到满意的经销商时也担起了选择的风险,形式更加市场化。
销量大了,利润却低了
“农机补贴政策确实极大地拉动了市场需求。然而,在各种市场与非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产品“销量大了,利润却低了。”一位农机行业的人士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讲。他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非常复杂。一方面,有与别的企业竞争的缘故。进入补贴目录的产品数目增多,用户的选择面更加广泛,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多数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够进入补贴目录,不敢将价格报得太高,而且农业部也明确要求企业不能提价,这使得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利润都受到压缩。此外,企业每年的宣传和促销费用也占据了很大比例。
据了解,虽然今年有的地方农机补贴资金增加了两倍多,但是当地的经销商数目也相应增加了近两倍,对于各家企业的销售情况来讲,并没有得到大幅提升,“略高一些,基本与去年持平”。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今年山东等地不再是“一口价”,而是采取了经销商与用户对产品“议价”的方式销售机器,使以往补贴产品的销售价格不能改变,形式比较呆板的状况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议价”的方式还使经销商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并将促使各经销商之间进入比拼营销策略的时刻。当然这也很可能意味着经销商的利润或将进一步下降。
流通企业也需要资金支持
农机交易时,用户拿到了机器,但向经销商支付的是去除补贴额度后的资金以及补贴证明。补贴的这笔钱在结算之前,一直被“保管”在农机管理部门,这就相当于企业要先垫付这笔钱。
由于行业利润率很低,谁的资金周转率较高,谁就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个观点不仅适用于农机制造企业,也适用于经销商。在农机行业,经销商与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着谁来垫付补贴款的博弈。
在我国的农机市场上,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可谓泾渭分明。
国内企业方面,即使是中国一拖、福田雷沃重工这样的大企业,也一定都是自己先垫付补贴款。在结算补贴款时,企业到各地的农机管理部门去进行结算;外资企业方面却不是这样。绝大多数的外资企业都要求经销商在拿货的时候交付全款,**后由经销商拿着购机补贴的凭证去结算补贴款。因为,经销商不同于制造企业,资金实力非常有限。随着农机补贴的力度越来越大,他们也感到自身的资金压力也非常大,特别是今年,虽然市场火暴,然而流通企业的资金实力有限,有时竟担心市场过于火暴而供不上货。
由于农机销售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这种三四月份高销量、下半年低销量的销售格局不仅让生产企业很难决定资金的准备程度,而且,随着农机补贴力度的逐年加大,让流通企业也感到压力很大,形成了非常大的考验。
为此,业界人士提出一种设想:金融部门能不能出台相关的金融服务?据了解,目前,有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开展相关的活动,但正式的“农机信贷”和“农机保险”并没有。他说,由于资金占用严重,其实销售补贴机器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正因为此,才有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围城”心态———没拿到销售补贴机权利的流通企业觊觎这部分市场,拿到销售权的企业却受到资金困扰,反而不如卖非补贴产品来得自在。如果有相关的金融部门可以分担行业的资金压力,享受补贴的农机产品销售才能够得到更有序的发展。
发表于 @ 2009年05月13日 11:3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