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岁月>>
|
|
|
|
来源:荒原寻梦
作者:张鸿
|
北大荒的开垦是十多万官兵、几万支边青年、几十万知青共同奋斗的结果,带领他们奋战的就是当年的三五九旅旅长、南泥湾开荒的英雄、我军著名的将领王震。大家记得延安的大生产运动,这位年轻的师长光着头顶着烈日带领战士用自制的锄头,向长满狼牙草和杂树根的荒山开战,三年开荒五万亩,养猪五千头,并兴办了加工厂与运输队。实现了经费、物资自给,粮食耕三余一。
担任农垦部长的王震向中央建议进一步开发北大荒,接纳十万官兵的方案,他向伟大领袖毛泽东请战说:“新中国的荒地包给我来干吧,我这个农垦部长有信心哩。”毛泽东注视着这位当年南泥湾开荒创造了奇迹的王胡子,赞许地点了头。朱老总、贺老总及其它政治局委员也都 十分赞赏。他表达的正是党中央的决心,一九五八年三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了工作会议,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一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在二十日通过了《关于各种军垦农场的意见》,指出:“军垦既可以解决解放军复员就业问题,又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有些地区还可以增强国防和巩固社会治安。因此,在有大量可垦荒地、当地缺乏劳动力,又有复员部队可调的条件下,应实行军垦……”于是十万官兵开赴北大荒的决议形成了。 从五八年三月到五月,从各军种、兵种、部队、院校下放的官兵,号称十万大军从全国各地纷纷来到北大荒,其中排以上军官六万多人,包括七个建制师,四个部队医院,部分军官的家属、子女及少数在部队工作的职工。预备六师军官发出倡议,步行去农场所在地。正在此时王震部长从北京赶来了,4 月12 日他在密山广场召开的万人大会上作了动员,并发出了向荒原进军的命令。第二天浩浩荡荡的队伍肩挑人扛着行李就出发了。 有的到已建成的农场各居民点落脚,更多的直接开到一望无际的荒原后,选一个地形适当的地方,把红旗往高岗上一插,这就是将来的一个生产队,搭好帐蓬或更简陋的马架子、地窨子就算有了家。放下背包立刻就投入了开荒战斗,吹响了向荒原进军的冲锋号。 从铁道兵部队转业的官兵们一到,王震通知接待站留下千人组成筑路队,抢建一条从密山到虎林长114 公里的铁路,把沿线的十几个农场、医院、大学连在一起。平均一公里不到十人,几个月要修成铁路这可能吗?原来日本1935年侵略我国时就强迫劳工修通了这条铁路,并延伸到了虎头为它侵略苏联做准备,1945年苏军这里后将钢轨拆下运回苏联,但留下了光秃秃的路基。经过千名官兵奋战三个月终于铺上了轨,并培养了自己的司机与其它人员,年底又修通到山北的迎春,便完达山南北的农场都有了一条出入的大通道。 在修铁道的同时,经勘察决定在七虎林河上游修建中型水库。因在云山山麓就叫云山水库。从下放官兵中留下四千人,放下背包就投入了修水库的战斗。3 月18日成立了云山水库工程指挥部,5 月1 日 王震部长亲自挑土上坝、开车压实,算是奠基。刚刚下放的官兵干劲冲天,组织了一个个突击队,日夜奋战。七月王震部长又一次来工地视察,他还亲自参加劳动,与小伙子一起抬筐运土,边干边对同志们问寒问暖,他针对这里姑娘少许多干部、战士都没成家的情况说:“你们不要着急,我负责从山东、四川调一批来,她们也是单干户,过一、两年还不跟你们搞合作化吗,但你们也得把胡子刮一刮,不然姑娘们来了也不一定看上你。”说得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从垦区建设一开始,王震就十分重视人材,他礼贤下士先后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聘请农业专家到垦区来,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并同意接纳中央国家机关的1327名右派份子,在教育、改造的同时充份发挥其专长,并在生活上于以照顾,这在当时要有何等的勇气与胆识。几年中北大荒产生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质量高的文艺、美术作品,如话剧《北大荒人》版画《荒原春夜》,杂志《北大荒文艺》等。有些人虽不能署名,但他们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虽然国家分配了不少农业、农机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垦区,但每个生产队连一个也摊不上。为了给垦区培养大批懂现代机械化大生产的农场管理干部与技术干部,1958年农垦部党委决定在原密山农校的基础上组建垦区自己的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王震亲自兼任校长,两年招收了近千名复转官兵,用抗大的办法学习国营农场管理。他甚至亲自为他们选 定教材,规定政治与劳动是两门必修课,采用上大课、讨论式地学习方法。要求学员(调干生)第一年就必须参加垦区的一个完整农业生产周期,每个人都要会开拖拉机,直接参加农场生产与管理活动。六零年大跃进中上马的“大学”纷纷下马,八一农大不仅没下,还拨上百万专款在虎林西岗进行扩建并扩大了招生规模,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了农学、畜牧、农机三系的学生,为农场发展准备大批管理与技术人材。 一九五九年他率领中国农业代表团访问日本,看到日本农业精耕细作,产量高,有适合水田的农业机械,他指示有关方面适当引进,加以研究改进。垦区学习“老大哥”,是苏联式的大规模机械化旱作作业,耕作粗放、产量不高。这与我国国情不符,我们既要机械化,也要精耕细作,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搞有中国特色的国营农场。他还在850五分场搞了块试验田,亲自实践探索稳产高产的办法。后来垦区组建东北农垦总局,由农垦部张临池副部长兼任局长。作为农垦部的部长他还常到垦区来,深入农场,到田间地头看望干部、职工。 直到改革开放后王震担任了国家副主席,但他始终关心着垦区,关心农垦事业。1990年8 月1 日 王震在省部首长陪同下来到八一农大,与师生共庆建校三十二周年。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江泽民主席看望慰问垦区广大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农垦职工与全校师生,他来到大礼堂,热情地对八一农大师生说:“八一农大已是壮年了,要教育好学生,认清我国是有十一亿人口的大国,农业是基础。一定要搞也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一定要掌握生物工和、计算机等现代科学知识。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培养既有奉献精神、又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他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垦区干群和农大师生,决心把垦区建成祖国东北**大的稳产高产大粮仓。 1993年王老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垦区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十万垦荒大军的集结出发地——密山建立了王震纪念馆,永远缅怀他们这支垦荒大军的统帅。 |
发表于 @ 2009年08月14日 07:3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