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市场观潮>>
出口企业不能依赖出口退税
李阳
国家从4月1日起提高3000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一项积极而的稳妥的策略。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退税达到1861亿元,同比增长29.7%。在多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刺激下,不少出口企业把退税作为压价让利的促销工具,甚至产生依赖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情况。
据了解,目前我国多次调整的出口退税政策正在显示预期效果。据统计,4月份我国产品出口下降22.6%,降幅为今年以来**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的产品恢复得较快。
对于遭遇跨国经营“寒流”的出口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的上调当然是个利好,因为,这给企业创造了更大的赢利空间。但事实上,更多的出口企业把退税的优惠都给了客商,以求能保住订单。在前不久举行的第105届“广交会”上,到交易会谈判的境外采购商都非常关注中国出口退税的调整,一旦哪个行业上调了出口退税,则一定会出现产品压价。而国内参展企业为了保订单,普遍会做出一些妥协,将退税的部分优惠让利给客商,这样就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更具竞争力,也更容易接到订单。
专家认为,出口退税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负担,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力,是一种实质性的支持。但是,提高出口退税会强化出口导向,导致某些出口产品出现新的过剩,使发展方式进一步逆转,也会助长企业的惰性,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退税上调之后甚至引起跨国经营活动更多的贸易摩擦,不利于出口企业结构调整。所以,不能简单地运用出口退税手段保外贸增长。出口企业要注重自主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
发表于 @ 2009年08月19日 17:0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