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产业研究>>
钢铁市场呈高产能低需求
张洁
从行业上陆续发布的信息来看,当前大多数钢铁企业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而将工作重点放在整合资源、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也有部分企业仍然延续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继续扩张产量。2009年我国的钢铁市场需求情况究竟如何?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钢材出口面临三大不利因素。首先,国际钢铁需求大幅下降。国外研究机构预测,2009年全球钢材需求下降10%以上。其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08年四季度以来,随着经济危机不断扩散,一些国家采取措施保护本国钢铁工业的利益,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贸易摩擦案件有增加趋势。此外,人民币升值削弱了中国钢材竞争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去年8月份以来升值超过10%,兑欧元及亚洲货币的升幅则超过20%。近个时期以来,不仅中国钢材出口难度加大,而且可能会出现国际市场钢材倒流国内市场。
与出口形势相比,国内钢铁需求相对乐观一些。大多数研究机构认为,2009年GDP有望达到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研究,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国企业进入存货调整期,企业为消化前期持有的过多存货,降低了生产速度和减少原材料储备,企业减产的幅度远远超出了需求减弱的程度,从而夸大了需求下滑幅度。钢材也不例外,库存调整是短期的,一般持续半年,因此,去年四季度的生产统计数据既不能代表2008年全年的情况,也不足以得出2009年钢材消费量下降的结论。根据钢铁消费增速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历史关系分析,2009年钢铁消费仍能保持小幅增长,预计增速为3%,也就是说比2008年钢材消费量增加约1300万吨(折合粗钢)。
综合分析钢材出口形势和国内需求状况,行业人士认为,今年中国钢铁需求可能较去年下降1000万吨。如果经济形势好于预期并且考虑库存因素的话,市场需求可能与去年持平。以此计算,2009年粗钢产量在4.9?5亿吨。相比6亿吨的粗钢生产能力,产能过剩约1亿吨。
在市场需求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大幅度的增产计划可能面临两种结果:一是凭借产品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通过卓有成效的营销成功抢占市场,完成预定目标,但竞争对手的产量(销售)将减少1000万吨。二是受到竞争对手的强烈抵抗,未能完成预定目标。但是,不管2009年的钢铁市场会出现哪一种情况,都意味着部分生产能力闲置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在有限的市场中分享到更多的蛋糕,预计今年钢铁企业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此相关企业应有清醒认识。
发表于 @ 2009年08月19日 17:07: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