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琴——
靠自强不息走出坎坷困境的女人
李亚军 李东风
提起八五三农场五分场一队女职工王月琴同志,了解她的人都流露出敬佩之情。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女性,靠着自身一股不服输的倔强个性,独自一人带着身患白血病的儿子,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现如今,她创办的“家庭牧场”年可获利5万元以上。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儿子王泽也战胜了病魔的困扰,现在牡丹江职业技术学院攻读。
一、困苦中坚定了自立的信念
十年前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王月琴却被家庭的破碎击倒了。背叛情感的丈夫,留给她的只是年幼患病的儿子和一个贫困潦倒的空房子。此刻的她,好像天塌下来了,心里一片茫然。面对身患变性白血病的年幼儿子,每天陪伴她的就是抑制不住的眼泪和叹息。2001年5月7日,再次犯病的儿子短短十天内就花去医药费达15000多元,看着儿子高烧持续不退,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感到走投无路的王月琴也病倒了。
王月琴的困境引起了农场工会和社会各界的真心关注和热心救助。农场妇联在积极给予她资金救助的同时,又及时通过法律维权来让离异的丈夫承担起了做父亲的责任。住院期间,八五三职工医院的医护人员特殊照看,让王月琴感到了“家”的温暖,送衣物的,送饭菜的,每天络绎不绝。管理区、作业站工会(女工委)也走进她家问寒问暖,开导她要敢于正视现实,要坚强勇敢地生活。生性倔强不服输的王月琴,从中树立了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二、创业中树立了自强的信心
面对创业之初的艰难,王月琴在作业站党支部(工会)和女工委的扶持下,走上了靠发展养猪致富的经营之路。为了降低母猪产仔的经营成本,她就把猪放在家里饲养,成天没黑没白地守侯在老母猪跟前,精心伺候,看到母猪顺利产下的七个仔猪,王月琴的兴奋劲就别提了,以至于忘却了臭气熏天,屎尿一地的恶劣环境。正是靠着这种要强的倔强性格,第一批肥猪饲养成功,略有盈余,更加坚定了她养猪致富的决心。有了第一批就开始了第二批,她看到自己的规模小了,想扩大养殖规模,没有猪舍怎么办?她找到了连队,连队正好拆除晒场凉棚,就无偿让她使用旧砖。身体状况不算好的王月琴,推砖这种男同志干的活她也得干,好心的过路人都伸手帮忙。抠下来的砂子用筛子筛过后拉回家再用。盖猪舍也难,找亲友帮忙,要等别人没事有时间了才来干一会,这样带带拉拉干了近一个月,一个长十多米宽四米的猪舍总算建成了。
王月琴同志的饲养业逐步形成规模,每年的猪出栏达六十多头,每年要养这么多猪,光饲料就得十多吨,这么多的饲料全靠买又得一笔不小的资金,这几年为了解决猪的饲料问题,她靠在连队承包的30亩旱田种玉米,用自己种下来的玉米喂猪,在饲料上又节约了一笔开支。由于扩大养猪规模,她每天睡觉都要记算着睡,多睡家中的活干不完,平时自己能干的绝对不麻烦别人,因为她无能回报给她帮助的好心人,所以她轻意不给别人找麻烦,2005年6月正是王月琴**难的时候,孩子王泽住院才出院,她每天要干十七八个小时活,一天只能喝一宛白面糊,由于体力透支,她的脸还有四肢肿胀,就这样她虽然坚持,她就是靠自己顽强的毅力来挚起这个家。
目前,就这样王月琴她每次无论开始干什么事都要先比较,算算账哪样更省线,每次都会选择**省钱的办法去做,这同样也给自己出了**难的题,多付出了许多体力劳动。靠饲养肥猪摆脱困境的王月琴,又把经营的目光投到了家禽饲养上。2004年春季,她在保证现有数量肥猪饲养的基础上,又买回100多只鸡和鸭子饲养,靠着尽心呵护和科学饲养,又让她年增加收入两万多元。
三、关怀中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在王月琴自强不息的身后始终站着一群关心和帮助她的人们。这些年作业站的领导班子换了好几茬,可是王月琴始终是支部书记帮扶的联系户。农场工会、分场和作业站的女工委也成了她的“娘家人”,每当农场工会副主席李亚军下基层检查工作时,总不忘都到自己结交的“穷亲戚”王月琴家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种精神上的安慰,也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她逢人就说:
“
是工会组织的‘娘家人’帮俺撑起了生活的天呀!”
王月琴在尽心呵护她的猪、鸭、鸡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儿子的教育培养。战胜病魔困扰的小王泽,于2007年考入了牡丹江职业技术学院。好学上进的小王泽,连续2年获得“三好学生”荣誉表彰, 他的学业论文先后二次获得国家级证书, 每年都获得学校的**高奖学金,以至于小王泽成为他们系2400多名学生中的佼佼者。
临别时,王月琴深情的对笔者说:
“
人生之路难免都会有坎坷不顺,但是有工会女工组织像
‘
娘家人
’
一样的关心和帮助,自己就会有坚定的信心,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希望类似我这种情况的女同胞们要比我更坚强,干得比我更好。”
发表于 @ 2009年09月15日 18:1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