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岭土壤整改原生态
红旗岭农场 作者:潘敏 陈国庆 |
|
“我家的一座化粪池光上农家肥就能改造旱田十亩地,一亩地少说也能赚上100块钱,既少花了买化肥钱,又增加了产量,一举多得实现土壤原生态改良,以后还得这么干”。红旗岭农场第六作业站的养猪大户李晓春高兴地对我们说。据第六作业站书记陈国庆透露红旗岭农场今年加大土改力度,应用多种方式实现土地原生态。各作业站也紧抓秋整地时机,进行土壤“绿化”改造。
过去红旗岭农场采用掠夺式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盲目过度施肥、不合理轮作、水田漫灌等原因造成了土地板结化,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隐患。为进一步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2009农场实行作业站统一秋收、统一秸秆还田运作。有效利用“自然回填”方式,进行秸秆自然有机分解消耗,提升土壤有机化。同时,利用畜牧排泄化粪池、室外环保化粪池等自然资源进行贫瘠土地营养浇灌,运用稻壳供暖残剩物肥田,利用城镇生活垃圾有机降解还田等方式提升土壤有机化成分。秋收时节,动员农户全力推行土壤整改,人机齐上,着力推进作物割晒后整地工作,在全场迅速掀起土壤改革工作的高潮。
据了解,红旗岭农场共投资约400万元,进行土壤改化工程,通过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循环再利用,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为维护环境,创造和谐生态农业打下坚实基础。据悉,2009年秋收整地工作农场水、旱田要实现100%黑色越冬,2万亩土地施加农家肥,测土施肥结果显示土壤板结率同期降低4%。
|
|
发表于 @ 2009年09月28日 13:3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