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半月后,其中的“汽车下乡”政策将正式开始落地执行。近日工信部发出“确保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开局”的通知,其中要求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农机补贴政策。据悉从3月1日起,国家将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这几天,电视新闻里一些汽车行业人士也在大谈国家对农民购买汽车的好处。连资深的汽车专家张晓虞也不例外。俗话说胳膊肘往里拐,家里人只说家人好,行业人也只为本行业说话。
一些个无知的所谓专家权威大谈汽车“补贴有理”,一些无知的公共媒体和记者,拿着国家之公器不分青红皂白瞎声应和推波助澜为虎作伥。
照我说,补贴农民购买汽车,倒不如先把乡村道路修好再说。(这样也同样有利于国家扩大内需,有利于促进剩余农村劳动力就业。)
不然,就是本末倒置。
没有道路,汽车怎么通行?空有一身工夫,没有施展的空间,白扯!
就拿安徽来说,许多地方规定村村通道路路宽不得超过3.5米,而且清一色一样宽,没修什么停车带和让车道。一辆农用车的车宽都达1.8至2米,两车相会时,一辆车得先早早找个宽点的路段停下来,让另一辆先过去。非常非常不方便。
而且,由于农村道路在修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非常常见,因此没过多久就残缺不堪,显然是应该注意到的现象。大家都见得多了。
另外一点,就是像一些农用车企业说的,许多农民根本买不起汽车,在方便、适用、价廉、经济性(投资产出比和吨位大浪费)、环保性方面,很多时候卡车并比不上农用车。在这里是阐述一种事实,并不是胡乱帮着说话。在我们老家安徽安庆那个地方,农民把有些四轮农用车亦即变拖称作杂交车,随着这几年农村盖房、修路的不少,杂交车保有量还不少。价格也就两三万,比那些汽车企业造的卡车还是要便宜不少,在价位上也确实迎合了一些农民的购买力。农民凑两三万块钱要相对容易,要凑个七八万,就非常困难了。
补贴汽车并没有错,但是也应该补贴农用车。中国的国情非常复杂,地域特点各异,不应该搞一刀切。补贴汽车的同时也要补贴农用车,农民购买力各有不同,而且在宪法面前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补贴汽车企业难道不应该补贴农用车生产企业吗?显然有关部门的做法有违法律平等和社会公平原则。本身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就是纳税人的钱,按有关理论解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有些管理部门中的有些人士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文/朱礼好
发表于 @ 2009年02月06日 15:2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