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礼好

行业资深媒体人、产业评论员。现任某行业媒体执行主编。如需转载,务须署上作者姓名。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朱礼好>>农机人>>

王金富代表的提议之一收藏

  博者按:十一届全国人代会在北京召开,王金富代表带来了许多方面的方面的建议,这是其中之一。可惜非常农机网的条件有些寒伧,图表弄不上去,还得另外传。另请勿随意转载。--朱礼好
提高产品品质 打造中国品牌实力 

一、品质是提升中国品牌形象的根本
1、中国品牌关键成功因素→品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面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和民族品牌形象的绝好机会。它背后彰显的是国家的巨大实力,也是国家品牌**好的展示平台。
然而,“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却不能够有效支撑中国品牌实力的提升。据全球**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 2008年所做的调研显示(如下表一、表二),受访者认为高质量不是构成“中国制造”品牌形象的重要属性。
表一 表二

2、品牌的基石—好的产品与服务
产品品牌实力,由有形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构筑。对产品的评价,可以从产品性能与质量方面来进行。其中质量是评价产品的重中之重。对服务的评价,从服务网络与服务手段来进行。如下图所示:






⑴产品是品牌的载体
性能是产品的主要特点,如同标签,是品牌之间赖以区分的关键。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品牌的优劣。
质量是品牌的本质与生命。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通过产品向消费者表达其责任感, 承诺其产品向消费者所提供的服务是完全合乎消费者要求的。高品质品牌,意味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如果产品质量有严重问题,那么这种信任就会消失,品牌也将面临失败。因此,提升产品品牌形象,重在提升在产品质量,提升产品质量,关键则在于制造与监管环节,即:
 制造:产品品质形成的载体;
 监管:产品品质改善和提升的外部推动力。
⑵ 服务是品牌“助推器”
产品由三部分组成:实质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实质产品的核心在功能;形式产品的核心在包装;附加产品的核心在服务。随着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功能、包装等这些有形因素方面“雷同”的现象严重,服务就成为了竞争的焦点,特别是服务品牌的塑造,正在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与趋势。
服务品牌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成功要素在于服务网络的建立健全与服务手段的实用及创新。做好这些,就会让服务成为品牌的“助推器”,而且服务本身也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品牌。
二、标杆分析—韩国奥运会之后品牌提升之路
首尔(汉城)奥运会之后也是韩国品牌飞跃时期,这种飞跃极大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增长,到1990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韩国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作为有:
1、重点扶持品牌企业
为了扶持民族工业,韩国政府不断强化对其民族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奥运会之后,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下面,以韩国IT产业为例,做简要阐述。
目前,韩国IT产业形成了以三星、LG、SK电信等企业为龙头的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韩国电子信息产品产值从1990年的127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2000亿美元以上,增长速度惊人。其发展主要靠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效措施:
 政府有选择地将本国基础较好、可能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中的品牌企业作为重点对象进行长期持续扶持;
 政府对品牌企业扶持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产业政策提供市场空间、创造**终需求;
 政府在扶持品牌企业过程中,依照市场经济规律注重保护成长发展与适度竞争刺激的平衡;
 政府始终尽可能地避免对产业和企业运作的直接干预。
2、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控制
⑴、政府监控
 生产前监控:韩国任何产品的上市,首先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认证许可,才可以投入生产和销售。这项认证包括产品使用的原料、规格、质量等等,都要上报政府部门批准。这是铁定的规矩,任何人不得违犯。
 生产后监控:经过认证的产品需随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对产品的随机抽查和检测。如果查出该企业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政府会禁止该产品生产。
⑵、消费者监控
消费者如果发现购买了劣质假冒产品,会投诉到由政府官员组成的“消费者保护院”,该公司产品将被没收,并禁止其再生产。更有甚者,企业马上就会面临被投诉、被审查、被曝光、被勒令停产,进而破产的境遇。
⑶、第三方监控
韩国致力于第三方监控,并且实行分行业监控。到目前为止,韩国已经形成了EK、MIC等认证体系。由此确保流通到市场上的产品合格,这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天三星、现代等国内品牌晋升为国际大品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关于提升中国品牌形象的建议
1、聚焦龙头企业:以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打造中国品牌形象基础
⑴、打造世界级的质量水平
通过在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各环节上下功夫,从产品的设计到生产制造,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① 研发:源头上提升产品质量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产品质量的好坏,约60%~70%是由产品设计的质量所决定的。要在研发设计阶段严格把关。
 研发理念:走开放式创新道路,实现单纯的经验、模仿到创新的转变;
 研发技术:包括研发业务管理体系升级和研发手段升级;
 研发平台:全球资源整合,搭建国际研发平台,做到起步就与世界同步;
② 工艺 工装:实现工艺信息化,并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 搭建信息化平台,产品设计、工艺信息资源的共享;
 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软件,如:KMPDM系统,包括CAD/CAPP/CAM软件,实现数字化管理;
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工艺信息化解决方案;
③ 试制试验
 先进试制试验基地的建立,完成可靠性试验、寿命试验、装车试验、环境模拟试验等;
 试制试验基地和试车场以先进的分析软件为手段,如CAD/CAM/CAE/CAT等开发手段,将设计-工程分析-试制-试验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验证分析过程;
④ 制造:质量形成主要环节
 引进并大力推进TPS理念;
 在实际推进TPS过程中,结合各行业实际情况,将纯粹的TPS转变为适合自身企业的管理方式;
⑤ 人才队伍:在研发、工艺、试制试验、制造等层面对先进技术与软件的引进,需要相应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要从两方面来进行:
 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
 高级技师的培养;
⑵、打造世界级的服务水平
① 创新服务手段:消费者需求具有多样性,同一区域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性,不同区域的同一消费群体也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服务手段需要创新,需要多样性,**大程度满足不同消费者对服务的多样性需求;
② 完善服务网络:根据产品实际销售区域的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各级服务网点
 确保配件供应
 确保服务及时性
③ 增强服务意识:态度决定一切,一切以为客户着想,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服务水平
 积极主动服务客户
 做好常规服务,再做增值服务
④ 培养**流的服务队伍
 培养高素质服务人才
 培养高技术能力服务人才
2、有效提升质量控制监督水平
目前,我国要提升质量控制监督水平,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为基础,建立政府负责授权与监督,质量监管单位具体操作的高效、成熟的运行体系。
具体来讲,对产品质量控制与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在法律法规层面,配套齐全的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的形式不仅明确了生产商、销售商及各方的义务和职责,而且赋予产品监督抽查行为和结果很强的法律威慑力,有力地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措施的落实。
⑵在监管层面,高效灵活的监管体系,确保质量。 对产品实行全程监控,从生产、加工、流通到**终消费者等各环节均有相关部门管理。
① 明确的监管主体,多方积极参与,整个监管体系完善且灵活高效。
首先,从国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的部门、组织和机构看,主要体现出统一领导,相互配合,各部门各司其职,有关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的特点。
其次,从产品各个供应链角度看,每一个产品供应链环节上的企业都是质量安全重要的管理者和责任人。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与管理,不仅是官方的责任,也是供应链上各方的义务。
第三,从第三方机构的角度看,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也要有实际的行动。因此,在政府统一管理下,通过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协助、促动和补位,不仅有效地推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益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有效保障,也使得各类机构、组织蓬勃发展,实现双赢的良好局面。
② 严格的监管制度和统一规范的操作程序,确保产品质量各项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首先,对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进行严格执法。
其次,为加强流通领域的产品监管,对所有进入批发市场、超市等流通领域的产品均要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
3、引导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善
⑴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全球舆论传播能力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则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实现途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 同步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彰显中华民族的国际自信力;
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
 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 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 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⑵外交影响力
① 加强与全球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贸易往来;
② 扩大城市之间的国际交流。交往不仅在于各国政府和个人之间,也涉及到城市之间的国际交流,无论是建立城市之间的姊妹关系,还是以双方城市命名的文化交流活动;
③加强与世界各国民间组织的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民间交往中,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⑶、第三方监管公信力
第三方监管公信力提高有助于保护产品监管体系,保护“中国制造品牌形象”,进而提升中国品牌形象。

发表于 @ 2009年03月04日 16:03:00 |点击数()

旧一篇:“竞合”非常重要|新一篇:顿悟*读白燕升专访有感

博客信息
朱礼好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03月22日
今天点击:403
本周点击:255
本月点击:2183
点击总数:359297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文章分类
商业评论 商业评论(167篇)
农机人 农机人(60篇)
行业观潮 行业观潮(36篇)
公司报道 公司报道(23篇)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13篇)
朱眼观象 朱眼观象(7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