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到2030年,中国每年需要投入250亿元用于缓解旱灾的威胁和避免由此生成的严重农业损失。仅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每年就需投入50亿元用于各项抗旱措施,这些措施可使2030年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干旱损失减少90亿元。”尤茂庭(Martin Joerss)说。
尤茂庭是麦肯锡公司的全球董事,同时是麦肯锡公司中国区气候变化业务总经理,负责研判在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投资机会。**近,他带领同事完成了一份题为《粮仓变旱地?》的报告,对华北、东北地区抗旱措施的经济影响做出评估。
在尤茂庭看来,气候变化将使干旱问题进一步恶化,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中国的长期粮食安全,甚至社会稳定,都可能遭遇严重威胁。“麦肯锡的研究主要是为政府决策者和企业领导人提供客观的事实依据和切实的解决方案。”
370亿元,华北东北的干旱损失
今年,中国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严重的旱灾。2月,极端干旱导致华北八省450万公顷农田严重受灾,而该地区小麦(2179,2.00,0.09%)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2。5月,黑龙江遭遇了近60年来**严重的旱灾,旱灾面积达600万公顷。8月,干旱导致了华中和华北近1000万公顷农田受灾。
尤茂庭通过一组数字来表现干旱带来的经济损失: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粮食作物的因旱减产量持续增长:华北地区从7%增至 13%,东北地区从 2% 增至 8%。上世纪90年代,华北地区粮食作物减产总量达到700万吨,东北地区达500万吨,占全国减产总量的40%左右。为缓解旱灾造成的损失,中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抗旱。仅上世纪90年代,政府就在华北和东北投入了160亿元用于抗旱,且投入年均增长高达30%。
为了具体了解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可能对华北和东北地区造成多大损失,麦肯锡依据三种情景:历史气候情景、气候变化中等情景、气候变化严重情景进行了预测。
发现在“历史气候情景”下,预计到2030年东北和华北两大地区的总损失为140亿元。其中东北 80亿元(粮食减产450万吨,占产量的4%),华北60亿元(粮食减产300万吨,占产量的 7%)。
在“气候变化中等情景”下,总损失将增至180亿元,其中东北的损失将增长约50%,达到115亿元(减产650万吨,占产量的6%),相比之下,华北的损失基本保持在65亿元左右不变(减产330万吨,占产量的 7% )。
在“气候变化严重情景”下,总损失将进一步增至370亿元,其中东北地区损失将增长约2倍达到230亿元(减产1380万吨 ,占产量的12%),华北的损失也将增长约1倍,达到140亿元(减产720万吨,占产量16% )。
另外,干旱的影响不仅限于种植业,牲畜业也会受到损害,因而干旱对农牧民的收入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大多数措施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减少干旱损失的措施多种多样,为了制定**有效的适应方案,麦肯锡设置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每项措施的使用范围和减灾潜力有多大?其成本和经济效益是多少?成功实施这些措施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为回答这些问题,麦肯锡首先分析了30多个可用于缓解旱情的措施,并根据重要性和可行性筛选出可用于减少华北和东北干旱损失的四类九项措施。这四类措施分别作用于防旱抗旱的各个环节,麦肯锡绘制了“东北华北地区抗旱防旱措施的成本曲线”。
考虑到东北和华北两个地区在作物结构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麦肯锡为其制定了不同的适应策略:在华北加大力度推行节水灌溉,而在东北扩大灌溉面积并推广农业保险,以提高其对极端干旱的适应性。种子工程和农艺措施对两地均适用,都可以推广。
“到2030年,上述四类适应措施可在华北和东北地区避免90亿元的干旱损失,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措施能够生成经济收益,年均所需总投资约为50亿元。”尤茂庭特别指出,“我们在研究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成本和效益的比例,前三个举措的成本效益都比较高,可以给企业带来益处;也可能有一些比较小的实体,没有足够的财力,如果能够通过小型的金融融资或者比较有吸引力的信贷方式给予他们帮助的话,他们也可以介入。当然,像修建水库、微型集雨蓄水工程,成本比较高,可能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不划算,这可以由一些政府机构参与。”
面临三大制约因素
其实,上述四种措施在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多数具有长期的经济可行性。但为什么这些措施没有被广泛应用?阻碍这些措施得到推行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尤茂庭说,**主要的三大挑战在于资金支持、能力差距和监管环境。资金支持方面,尽管投资回报为正,而且每年的投资额只有约250亿元,但这些投资仍然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由于农民收入低(2008年农民人均净收入只有4000多元),加上作物产量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农民不太可能将资金投入到平均投资回报期长达3~5年的项目。
能力差距上,中国农业生产高度分散,个体农户经营规模过小,这给改善农民现有的种植方法和提供支持机制(如培训和即时的解决方案)带来了挑战。在中国,每家农户平均只有0.62公顷的耕地,并且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之下,在美国,普通农场通常都是规模化经营,平均耕地面积达到200公顷,几乎都是机械化。
在监管环境层面,目前,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行动以保护农民的利益,如省一级推行的农业保险试点项目,但在系统化的政策和手段方面仍可有所作为,例如推行激励机制,提供监管支持,以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协调一致采取行动,提高价值链上各环节的能力和水平。
应借保险转移干旱损失
访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尤茂庭
《中国经营报》: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有许多种,为何侧重于研究干旱损失?
尤茂庭:一方面,麦肯锡考察了过去五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造成**大直接经济损失的三种自然灾害分别是洪水、干旱和热带气旋。过去五年,这三类灾害在直接经济损失方面的平均值差别不大:干旱为530亿元,洪水为680亿元,气旋为530亿元。
另一方面,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和国家粮食安全,干旱可能造成的危害应该比洪涝和气旋更为严重。首先,农村人口受干旱的影响多于洪水和热带气旋。2004年~2007年间,干旱平均每年使全国16%的农民受灾,导致农业收入平均减少20%。其次,干旱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比其它两个灾害更为严重,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负面影响也更大。
《中国经营报》:为何侧重研究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尤茂庭:东北和华北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两地粮食年产量占全国的25%。而且从干旱严重程度考虑,东北和华北的干旱损失为全国**高,2004年~2007年间,这两个地区的干旱损失分别占全国干旱损失的24%和23%。同时,华北和东北对旱灾的脆弱性也较高。从1951年到2000年,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是除了西北以外损失比例**高的地区,但西北地区的经济损失远低于另外两地(占全国干旱总损失的11%)。
《中国经营报》:处理风险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降低风险,二是转移风险。麦肯锡提出的四种措施都属于降低风险的手段,是否还要借助农业保险来转移风险?目前,农业保险的实施状况如何?
尤茂庭:目前中国的农业保险渗透率为25%,而美国是 75%,无论从地域覆盖还是从人均保额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造成农业保险覆盖率低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它是由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原因造成的,大多数农民之前从来不会考虑买农业保险,他们觉得如果真的碰到什么特别不好的事情,政府就会出面帮忙。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对保险公司来说可能不是一个高利润率的业务,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个首要的业务。如果想改变这样一种情况,当然我们要教育农民,让他们意识到农业保险的价值。同样相关的监管部门应该给予相关的激励措施。也许政府也应该起到教育农民和激励保险公司的作用。
《中国经营报》:是否保险公司也应该设计一些新产品来满足各地不同的需求,从而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在这方面你有何建议。
尤茂庭:我可以给你举一个印度的案例。印度开发了一种天气指数保险,并成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天气指数还降低了保险产品的定损。它的具体做法是将保险的赔付和天气联系在一起,通过天气指数,能够反映气象与农作物的损失关系。如果指数显示出比较坏的情况,赔付便会发生。这个保险不是直接跟实际农作物的伤害联系起来,而是跟天气指数联系起来,这样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更加公平一些。总的来说,是用天气指数来决定保险的赔付。
2009年11月30日 中国经营报吴晓燕
发表于 @ 2009年12月04日 10:0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