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八五三农场版块>>
盘点2009 八五三农机大发展
|
|
唐守来 大农机是推进现代大农业的必由之路!进入“十一五”以来,八五三农场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当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建设国家可靠大粮仓过程中,全面实施科学发展观,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增强三农服务意思,建设国家重要的300亿斤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分局农业、农机工作会议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实施总局300亿斤商品粮的总体目标的各项部署,八五三农场农机标准化管理工作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农场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和社会安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006—2009年的四年间,八五三农场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从保护性耕作措施入手,积极争取国家、总局、分局农业机械项目资金,加快农场现代化农机装备整体水平的推进。四年来,推广应用新型农业机械设备2596台套,农机更新资金达9399.689万元,其中:争取总局各类农机购置项目补贴资金816.82万元,农场财政拨出农机专项补贴资金351.986万元,农场职工自筹资金8170.883万元。加速了农场现代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由于大马力的功效,不但创造出高产的奇迹,而且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实施农业生产的农机化标准作业逐年提高,做到了百分之百秋整地、秋起大垄、秋深施肥,形成天然的“土壤水库”,实现了“秋雨春用,春旱秋防”,达到了抗旱防涝的目的,为农业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的基础。同时,采取顶凌耢雪、促雪升天、原垄创茬、,适时早播、原垄卡播、分级选种、保匀增密、化控防倒、航化促熟、病害防治、化学除草等十几项内容都是由于机械力量的增强,使**先进的农艺与农机技术紧密结合,标准化生产联袂机械化作业,使八五三农场连续五年实现粮豆总产、单产连创历史记录。附2005-2009年产量统计表:从表中充分显示八五三农场的粮豆总产、单产在单位面积上逐年大幅度增长,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与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分不开的。 2005—2009年八五三农场粮豆总、单产量统计表
二、狠抓农机田间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八五三农场农机管理部门注重抓好“做标准人,上标准岗,建标准场,开标准车,干标准活”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是衡量和考核各级领导的重要重要标志。在每年各阶段农忙季节和农机作业期间,始终坚持抓好“五制度、三措施”措施不放松:一是狠抓了农机具技术验收标准制度,不经检验,不贴技术合格证的农机具,严禁参加田间作业;二是狠抓了作业前的定标会和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制度;三是狠抓了田间作业质量验收标准制度,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兑现机车作业费,同时返工费自理;四是狠抓了田间作业前的地块区划制度,严禁花花田和小四轮作业;五是狠抓了典型示范现场会议制度,使全场的农机精耕细作达到适时、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生产的顺利开展,实现了旱田起拢直,播种匀、出苗壮;水稻机插秧速度快,质量好,机插秧占应插面积的98%以上,坚持每年不插“六月秧”,42余万亩水稻保质保量的全部插在了高产期。“三措施”:一是“早春”及“三秋”措施到位,每年的
三、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一是按照总、分局农机主管部门和农场职代会及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每年与各管理区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各项任务目标;二是狠抓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监理人员做到挂牌服务、持证上岗;实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按照农业部72号令的要求,继续抓好农业机械和驾驶员牌证以及农机内业档案规范化的管理;四是加强农机百日安全督查、农机安全“三项”综合治理行动,重点查处无牌无证、无检审、超速超载、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五是要搞好农机安全“十百千万”创建活动,一、二、三、六管理区已被总局评为“农机安全示范管理区”;六是每年统一印制安全条幅700余副,印制各种机具和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7000余份。并统一印制定保证书5000余份,安全教育和签订农机“十不准”保证书达100%。七是强化农业机械的安全检验工作,每年的进行5-9次农业机械的安全检测,坚决杜绝不合格的农业机械参加作业,全场农业机械挂牌率保持在98%以上,驾驶员持证率达100%,农业机械年检率达100%。连续11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 四、现代化农机装备区示范基地建设靓点突出 为进一步加强农机管理力度,实施农机“六统一、七加强”管理,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从1999年农场建立三库一场农机发展基金,每亩耕地里提取1-2元,实施专款专用,统一使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停放的新思路,把机务区与科技园区建设结合在一起统筹安排,突出建设高标准,既美观又实用的三库一场示范基地。“十一五”期间,全场54个农业作业站翻新改造陈旧保养间、油材料库和停车库2.728万平方米,农具场垫砂石19760立方米,绿化草坪和花带3290余平方米,全部实现了机务区“三库一场”砖瓦化、沙石化、绿化和标准化。四年来,农场累计投资322.56万元,同时又投资1280万元对6个现代化农机装备试验区的进行高标准、现代化、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集停放、管理、维护、培训为一体、观光旅游、展示相结合的大型农机具库棚场基地建设,使主要农业机械保管达到了总局要求的机车有库、农具进棚的统一停放标准。三库一场已形成了春夏、秋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农机具排列规整、成条、上线、洁净美观、实用,图片、档卡和技术资料齐全,真正成为精神文明示范的窗口和新农村建设的靓点,为实先现代化大业的快速发展和推进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良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状态支撑保障。 五、大农机跨区作业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八五三农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农垦总局、分局关于场县共建的精神,加大与“省内外场县共建”合作的农机跨区业力度,创新发展合作共建运作模式。利用双方的条件和优势,**终达到资源共享、政策共用、优势互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机户增效的目的。每年年初,在农垦总局李俊局长的牵线搭桥及协助下,农场主管农机工作的佘国远副场长亲自带领农机部们和有关人员到内蒙等地联系挂区作业事宜,2008年与宝清县建立共建合同,进行跨区作业3.5万亩;2009年,八五三农场与宝清县东兴村建立整村推进跨区作业0.58万亩。四年来,累计参加场跨区作业机车97台,作业面积125.1473万亩(详见附表),跨区作业总收入3070.144万元。 2006-2009年八五三农场农机跨区作业统计表
六、农机安全监理是稳定和谐发展的增速器 1、强化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每年年初与各管理区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同时印制安全条幅600多副,印制各种机具和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7000余份。并统一印制保证书2600余份,安全教育和签订农机“十不准”保证书达100%。 2、强化目标责任制建设。所有参加作业的农业机械,要张贴安全负责人,安全操作规程标志;农用拖拉机、早春农机具和农用动力机械要张贴安全负责人,安全操作规程标志;层层签定责任状:监理所和机务办、机务办和机务队长、生产队和车组所及所有的驾驶操作人员100%签定责任状,安全教育签字率达到100%,防止了代签和漏签现象。 3、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严谨态度,树立良好的监理形象。一是加强领导,做好农机检审工作,特别监理收费标准,坚决按照规定不多收、不少收;二是严肃纪律,严格属地管理的原则;一定要遵守规则加强组织纪律性,杜绝扰乱农机安全管理秩序的行为,在群众中树立文明农机监理形象;三是坚持标准,严把农业机械检验关;都要坚持安全技术标准和检验程序,不走过场。检验不合格的农业机械不发合格证,不准参加作业。 七、贯彻落实农机安全监理收费标准 将《中华共和国道路交通法》、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令第563号《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黑价联[2006]94号、[2009]11号文件及时下发到各管理区,要求各管理区、作业站将农机安全监理收费标准传达到农户、机手,及时上信息版公示。实行农机安全监理收费公开、公正、公平的原侧,让农户、机手认识到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按规定时间、地点集中接受农机监理人员和安检员的检查验收,及时缴纳机车的检验费,真正使农户、机手缴的安心、放心。同时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按照新的文件规定标准正确收取农机安全监理规费,杜绝了各别基层单位在收取农机安全监理规费过程中不规范的现象发生。 八、抓好“十二五”期间农机化规划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物质技术装备,是农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垦区和农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带动作用,要优先加快更新现代化大农机物质技术装备是基础。明年,八五三农场在抓好制定“十二五”期间的规划的同时,一是继续加大贯彻落实总、分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黑龙江垦局330亿斤商品粮的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农机“两化”标准建设,“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三农”的总体思路,多渠道争取上级更多优惠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同时,2010年农场从财政资金中拨款500元万优先扶持先进新型节能农业机械的优惠政策,促进农场大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二是继续抓好平安农机创建,争取6个管理区全部获总局级“农机安全示范管理区”,确保“十二五”期间农场辖区的社会的合谐稳定和不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三是抓好农机队伍素质建设,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特别要抓好进口大马力机械设备的岗前培训;四是每年农机更新投资继续保持在2800万元以上,新增先进的农业机械300-500余台套,加速淘汰陈旧30马力以下和不适宜的农业机械。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15项新技术、新型农业机械,到“十二五”期末,农机新度系数达到世界先进行列,使现代化农业生产力和农场职工增产、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五是继续抓好农机“黑车非驾”的清理工作,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六是抓好跨区作业的农机安全教育及“十不准”签字率达100%,同时抓好省内外和周边农村跨区作业的跟踪指导和作业量的统计工作;七是抓好每年的“三冬”工作。即:科技之冬培训、农机具检修、农机新型技术研发改造。八是加强农业农机后勤示范基地建设,命名特色示范区。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区撤队建设这一有利机遇,争取国家、总局新型农机合作体系建设的更多农机项目资金,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的五管理区等9个现代化农机装备试验区标准建设,计划投资9200万元资金,体现示范集中停放基地的多功能模式,构建垦区新靓点。 今后3年内八五三农场重点推广15项新技术
|
|||||||||||||||||||||||||||||||||||||||||||||||||||||||||||||||||||||||||
|
发表于 @ 2009年12月28日 09:3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