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现代化农业>>
|
编者的话
黑龙江的粮食产量要达到千亿斤,靠增加土地实现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提高单产水平一条路可走。所以,高产创建的试验显得尤为重要。 高产创建的目的,就是创造性地用新农艺打破限制产量因素,摸清掌握高产技术措施,以便在未来推广应用。 早在2003年,八五二农场在全国率先开始高产创建试验,2009年,农场玉米单产**高达到1257公斤,粮豆总产量提高到10.86亿斤,较2003年增长133%。 不断刷新高寒地区单产纪录,不仅对于八五二农场意义非凡,而且对于在更大范围推广高产经验,推动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顺利实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无疑具有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寒地、黑土、旱田,产粮潜力还有多大?2009年,八五二农场的玉米示范田亩产1257公斤。全国著名玉米专家张世煌如此评价:“高纬度地区能达到吨粮田水平,成绩来之不易,应该总结推广” 张玉阁是八五二农场第六管理区的一名老职工,承包了100亩地。老张是个勤快人,侍弄起地来起早贪黑,但脚下这块黑土地就是不领情,亩产总是平平,种了大半辈子地的老张有点心灰意冷。 今年,张玉阁的地被农场划入玉米高产攻关示范田。从种到收,老张几乎不用伸手,一切都是技术部门设计好的。秋天,看到满地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张玉阁满心欢喜。收获时,欢喜变成了惊喜——亩产居然达到1257公斤!建场53年,八五二终于种出了吨粮田。场长陈德恩说:“这是我们6年来不断摸索、总结和反复实践后的一次‘总爆发’。” 早在2003年,八五二农场就开始实施玉米、大豆、水稻、大小麦的高产创建活动。2005年,省农垦总局在全总局推广;2008年,国家农业部在全国开展此项活动。 2009年,八五二农场玉米万亩片示范区平均单产964.31公斤、**高亩产1257公斤,大豆万亩片示范区平均亩产286.8公斤。全国著名玉米专家张世煌如此评价:“八五二农场的成绩来之不易,应该总结推广。”中国农科院大豆专家韩天富说:“八五二非转基因大豆的平均单产已是**领先。” 八五二农场高产创建的核心技术是“八个坚持”。近几年,农场围绕“八个坚持”取得20项国家、省级新产品专利。在此基础上,农场充分发挥技术部队的“种子效应”,把众多新技术播撒到农场112万亩耕地上,甚至播撒到整个龙江大地。 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实,在八五二农场,“一年之计”从前一年的秋天就开始了。秋天,大机械整地,第二年春季不用动土;冬天,技术部门制订种植计划;播种时节,抢抓农时;夏季,狠抓标准化生产;秋天,迎接又一个丰收年。 经过反复试验,八五二人把高产创建的秘诀总结为“八个坚持”:坚持深松耕作,建立土壤水库;坚持秋整地、秋起垄、秋施肥的作业标准,创造良好种床环境;坚持选用高产优质主导品种;坚持底肥、种肥、追肥接力,实施测土配方,立体分层施肥;坚持合理密植,提高匀度;坚持标准化生产,狠抓技术到位率;坚持模式化栽培,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坚持健身防病,实施综合调控。 围绕“八个坚持”,八五二农场近年取得国家、省级新产品专利20项,组建起1600多人的技术推广队伍。“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高产高效技术”三年推广30万亩,辐射110万亩,平均亩产800公斤,**高突破1000公斤,比直播增产20%~26%。这一技术已在全省多个地区广泛推广。 高产创建,是高手间的赛跑,现代化的“钢牛铁马”,就是赛场上的“宝马良驹”。目前,八五二农场农机总动力达13.7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被誉为“垦区农机化事业的排头兵” 12月5日,记者顶着八五二农场入冬以来的第一场暴雪,来到第一管理区,一睹现代化大农机的风采。 打开库门,一个拥有四条三角履带的庞然大物,正在静静地享受冬的安逸。它,就是可卫星定位、无人驾驶的500马力整地机车。旁边,为其配套的一组组大型农具,把800多平方米机库挤得满满的。 胡云国,是这台学名叫“凯斯500”的驾驶员。年近五十,开了几十年拖拉机的胡师傅说,他开着“凯斯500”,曾经创下10小时整地1200亩的纪录,耘耕、整地、施肥一次完成,效率和效果是那些“小马力”无法相比的。 在八五二农场的高产创建中,“凯斯500”整地机车、SPX3310自动自走式喷药机、9670迪尔收获机等一大批大型现代化农机具,已经成为绝对主力。5门三七高炮、4个火箭发射器,随时增雨防雹;自动气象监测站则是忠诚的“哨兵”;完善的机场设施,保证飞机随时起降,为农作物减灾除害。 目前,八五二农场农机总动力达13.7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被誉为“垦区农机化事业的排头兵”。 6年前,八五二农场就锁定了一条以高产创建为突破口,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的发展之路,即按照“设计工程化、管理工厂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现在,这一扎根于北大荒大农业现状,又有世界眼光的理念正逐渐变为现实。 今年52岁的场长陈德恩,是八五二农场高产创建的发起者和总策划人。陈德恩认为,现代化大农业必须创新理念,向世界看齐。在2003年高产创建之初,农场就提出“设计工程化、管理工厂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创新管理理念,而其核心就是用工业思维经营农业。 陈德恩是这样解释“五化”的:“设计工程化,是指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对农业生产整个过程超前设计,规划出一套科学的生产程序和目标。管理工厂化,是在生产中严格执行规定时间、规定措施、规定技术、规定标准。经营规模化,是使耕地形成规模优势,达到规模效益。这是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途径。发展产业化,是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这是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必经之路。服务社会化,是指社会服务机构彼此联结成网,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这是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可靠保障。” 如今,这一扎根于北大荒大农业现状,又有世界眼光的“五化”创新管理理念,在保证试验区屡创高产的同时,正以坚实的脚步引领着八五二农场向现代化大农业的方向急速前行。( 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
发表于 @ 2009年12月31日 15:3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