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农机

机械 保养 维护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天涯农机>>农机知识>>

耕作机械收藏

  耕作机械是对农田土壤进行机械处理使之适合于农作物生长的机械。耕作机械包括耕地机械和整地机械两大部分。前者用来耕翻土地,主要作业机具有铧式犁、圆盘犁等;后者用来碎土、平整土地或进行松土除草,主要作业机具有钉齿耙、圆盘耙、平地拖板、网状耙、镇压器、中耕机等。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近年来复式作业和联合作业机具发展很快,应用较广的机具有旋耕机、耕耙犁等。 

  此外,为了适应新的耕作法――少耕法的需要,推广使用了凿形犁、通用耕作机及深松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 

耕作机械

  耕耘是作物栽培的基础。耕耘质量好坏对作物收成有显著影响。耕耘的**终目的是: 

  (1)改善土壤结构。使作物根层的土壤适度松碎,并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以便吸收和保持适量的水分和空气,促进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 

  (2)消灭杂草和害虫。将杂草覆盖于土中,或使蛰居害虫暴露于地表面而死亡。 

  (3)将作物残茬以及肥料、农药等混合在土壤内以增加其效用。 

  (4)将地表弄平或作成某种形状(如开沟、作畦、起垄、筑埂等)以利于种植、灌溉、排水或减少土壤侵蚀。 

  (5)将过于疏松的土壤压实到疏密适度,以保持土壤水分并有利于根系发育。 

  (6)改良土壤。将质地不同的土壤彼此易位。例如将含盐碱较重的上层移到下层,或使上、中、下三层中的一层或二层易位以改良土质。 

  (7)清除田间的石块、灌木根或其他杂物。 

  主要农业技术要求和农机具 

  土壤耕作分为传统耕作法和少耕法两类。传统耕作法主要为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少耕法是为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能耗和人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法。 

  一、农业技术要求 

  1.耕地作业 

  (1)耕深应随土壤、作物、地区、动力、肥源、气候和季节等不同而选择合理的耕深。耕作层通常在16-20cm之间。初改机耕地区的耕层要浅些,一般为10-15cm。常年机耕地区的耕深较深,例如东北地区可达20-30cm。水田地区略浅,约为12-20cm。一般说来秋耕冬耕宜深,而春耕夏耕又宜浅。深耕作业水田在20-27cm之间,旱地在27-40cm之间。耕深要求均匀一致,沟底也应平整。 

  (2)覆盖良好的翻垡覆盖性能是铧式犁的主要作业指标之一,要求耕后植被不露头,回立垡少。对于水田旱耕,要求耕后土垡架空透气,便于晒垡,以利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 

  (3)碎土犁耕作业还需兼顾碎土性能,耕后土垡松碎,田面平整。对于水稻土秋耕后,要求有良好的断条性能,通常以每米断条数目或垡条的平均长度来表示。一般说来,铧式犁的碎土质量往往难于满足苗床要求,还需进行整地作业。 

  2.整地作业 

  旱地与水田整地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差别很大,应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基本的要求有: 

  (1)耙深旱地一般为10-20cm;水田一般为10-15cm。耙深要求均匀一致。 

  (2)碎土耙透、耙碎垡片和草层,耙后表土平整、细碎、松软,但又需有适当的紧密度,因此,有些地区还需进行镇压作业。 

  此外,对于春耕后种早稻的水田整地作业(如绿肥田、稻板田和休间地等),还要求土壤松软,起浆良好,并能覆盖绿肥等。双季连作稻地区栽种晚稻前的整地作业,往往因季节紧,多采用以耙代耕,要求能将前作稻茬直接压入糊泥之中,再将田整平即可。此时整地的主要要求是:灭茬起浆。稻草还田地区,一般先耕后耙,耙地时要兼顾碎土、起浆和压草等要求。 

  二、少耕法 

  少耕法是一种改变以犁耕为中心的耕作方法,可大大减少或完全免去耕耘作业,把作物种子直接播在前作茎秆覆盖的土壤中。这种耕作法,主要是为了和干旱、风蚀及水蚀作斗争。早在几百年前,我国东北地区应用扣、耕作法,特别是原垄种法,即为适应春寒的一种少耕法。50年代在苏联推广的马尔采夫耕作法,是采用无壁犁的深松耕作,也属于少耕法。60年代美国也发展了这一耕作法。70年代我国黑龙江省亦进行了深松耕作法的试验和推广;80年代我国南方水稻地区正进行着少耕法的试验和推广工作,并相应的研制了少耕法机械化配套农业机械。 

  少耕法的实质在于减少(或免去)铧式犁的耕翻作业,使耕层只松不翻,地表土层较紧,不易被雨水冲走,也可抵抗风蚀。有的还覆盖前作残茬,大大提高了保持水土的能力,这对坡地耕作更为有利。这些覆盖的残茬还可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又是有机质的来源。深松土层,既可破坏坚实的耕作底层(又称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又可调节该层中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的比例,协调其中的水、肥、气、热状况,以适应作物生长。又由于减少耕作次数,就大大降低耕作机组对耕层的压实程度,保持适当的孔隙度,并可减缓土壤内有机质的分解速度,能持续供给腐植质,促使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良好的蓄水保肥性能。因此这一耕作法不但对玉米、棉花、大豆等旱地作物有增产效果,就是对水稻等需水较多的作物,也有增产的记录。不过对于粘重而过分潮湿地区,种植玉米,采用少耕法也有减产的报导。这一点必须引起注意。 

  采用少耕法带来的草荒和病虫害,必需引起注意,往往需用能消灭多种杂草的广谱型除莠剂和高效低毒的农药以防治病虫害和消灭杂草,这样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因此每隔数年,进行一次铧式犁的耕翻作业,就可克服上述缺点。 

  三、耕作机具 

  为完成土壤耕作的各项作业,常用的机具有: 

  传统耕作法:  

  耕地作业:铧式犁、圆盘犁 

  播前整地作业:圆盘耙、钉齿耙、水田耙、镇压器、驱动耙、耢等 

  耕作耕耙联合作业:旋耕机、耕耙犁、回转锹 

  播后中耕培土作业:中耕机(水田旱地两类)、培土器 

  耕作施肥、开沟、筑埂等作业:中耕培土施肥机、筑埂机、开沟机等 

  少耕法: 

  浅松或深松作业:深松(凿形)犁、通用耕作机(深松、浅松、除草) 

  播种、施肥、洒药等联合作业:联合种植机(深松、镇压、播种、施肥洒药等)。

欢迎观临天涯农机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 2010年02月21日 19:24:00 |点击数()

旧一篇:农业机械应用及发展趋势|新一篇:种植机械

博客信息
天涯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10年02月21日
今天点击:178
本周点击:105
本月点击:762
点击总数:341113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为机械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共促中国农业机械发展。
文章分类
农机知识 农机知识(53篇)
农机维护 农机维护(7篇)
液压系统维护 液压系统维护(34篇)
杂文 杂文(1篇)
发动机 发动机(35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