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陈栋栋>>默认类别>>
“农机中的战斗机”、“苏宁电器模式”、“创业板第一牛股”……
12月1日,吉峰农机创业板上市刚好“满月”,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了这些**具诱惑力的评价。事实究竟如何?
记者调查发现,吉峰农机未来发展面临着利润率低、经营效率受限、扩张难度大、人才短板以及“被边缘化风险”等因素的制约,有人甚至直指“这纯粹是一场闹剧”。
利润率低
记者从吉峰农机的招股说明书中看到,该公司是一家服务于农机流通行业的农机连锁经营企业,主营业务包括传统农机、载货汽车、农用工程机械、通用机电等现代农业装备及相关农村机电产品的销售及服务。农机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到公司销售收入的99%以上。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的增加,我国农机市场空前繁荣。但是,与农机产业其它环节相比,农机流通行业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吉峰农机董事长王新明曾对本报记者坦言,由于农机经营进入门槛低,资金分散,各个经销商之间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层出不穷,农机利润不断被摊薄。
“大多数农机流通企业利润率仅为2%左右,远远低于目前8%的社会平均利润率。”王新明说。据悉,吉峰农机2008年的利润率约3%左右,在购机补贴政策下,这一利润率更低。
经营效率受限
农机产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越来越突出的农机产品经营季节性“爆发”特点,使农机流通企业经营效率日趋低下。
受农时季节的影响,农机产品的购买、使用与服务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加之中国目前已进入初级劳动力相对紧缺阶段,季节性用工来源极为贫乏,农机流通企业在员工配置、经营资金调度等方面均面临很大困难。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逐年递增,因补贴资金结算周期过长造成的垫资负担越来越重,垫资周期越来越集中,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机流通企业的资金营运效率,导致此项指标远低于其他行业。吉峰农机上市后,
以家电连锁业的代表企业苏宁、国美为例,根据其公开的2008年度年报的财务数据测算出的资金周转率,苏宁为9.6次/年,国美为9.85次/年,都接近于10次/年。
而在同口径比较下,中西部地区的主流农机流通企业2008年的平均资金周转率仅为3次左右,在农忙旺季的资金需求高峰为年度平均数3倍以上,超出正常均衡营运特性的资金周转压力,使本已很低的农机流通企业经营效率“雪上加霜”。
人才短板
长期关注农机流通行业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熟悉农机连锁经营的人才少之又少。农机经营还不像家电、汽车,其特有的属性决定它的经营地点基本上处在城乡结合部,这种条件让那些讲究生活质量的经理人不会屈居这些地方,更别说边远穷困的省份了。
对于像拖拉机之类的大中型农业机械,每年只是农忙时使用一季或两季,实际使用时间仅为通用机械产品的1/4左右,实际更新周期相当长,有的可达30年以上。
在这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农机流通企业能否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和零配件供应,是其制胜关键。而优良的服务保障能力,则需要专业庞大的农机技术服务力量作保证。
王新明坦承,人才的匮乏是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据了解,当前我国农机技术培训能力严重不足,农机具非正常故障发生率严重偏高,极大加重农机流通企业服务成本;此外,各类实用性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市场需求,缺口很大。
扩张之难
连锁经营的一个首要特点就是扩张。这与家电行业的苏宁、国美有些类似,也正因如此,吉峰农机被一些机构冠以“农机行业的苏宁”。
不过吉峰农机有关人士坦承,与家电行业的“苏宁、国美”的经营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农机流通行业是为农服务的微利行业,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的经济效益偏低。
据对百家实力较强的农机流通企业调查,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三年中,销售农机产品平均毛利率分别为5.23%、4.69%、4.68%,行业平均毛利率基本在4%左右。
东北证券行业研究员荀剑认为,公司是连锁经营,但说它是农机行业的苏宁电器有些牵强,至少现在看不出来。苏宁、国美所处的家电行业集中度很高,面对的是大家电厂商。
但农机行业不同,该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苏宁、国美可以占用厂商较长时间流动资金的模式在农机行业行不通。
那些农机生产企业的规模很小,吉峰农机根本无法长时间占用它们的流动资金。此外,吉峰农机的业务基本在西南,由于各省农机化水平、农业发展状况不同,吉峰农机省外扩张也存在一定难度。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农机连锁经营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机连锁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农机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不足1%。
被边缘化的风险
吉峰农机目前还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这一点是王新明也很清楚的。业内人士指出,购机补贴政策带给吉峰农机更多的是挑战,而这让野心勃勃的王新明焦头烂额。他本人就多次提到“被边缘化”的苦恼。
据悉,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规范性行业准入规定,以及必要的扶优扶强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流通市场的无序化竞争日趋突出,一些地区基层农机主管部门置农业部三令五申的规定而不顾,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更为严重的是,一大批不规范、背景特殊的“三无企业”(无规范经营场地、无合格销售服务人员、无必要经营资金)应运而生,非规范性的收费项目过多过滥。这使利润本已十分微薄主流农机流通企业的利益更加边缘化,加速透支农机流通行业应有的活力和未来成长空间。
王新明不止一次地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扭转主流企业被边缘化的趋势。“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全国性农机购置补贴供应商管理办法,建立农机经销服务商(企业)资质准入制度,对入围供应商在农机专业化经营能力、经营规模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于 @ 2010年11月01日 13:5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