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农机世界>>>>
过去的瑞昌,牛耕田、人割禾,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弓背年复年;如今的瑞昌,从耕地、播种、打药到收割,机械化耕作日渐普及,一台台“铁牛”驰骋在田野上,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轻松种田的滋味。耕牛曾是种田人的“宝贝”。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的农民告别自己的“宝贝”而使用“铁牛”,这是该市实施“以机代牛“工程后,疫区农民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瑞昌市是全省血防疫区县之一,全市共有39个村是血防疫区,耕(病)牛又是疫区的主要传染源。因此,淘汰耕(病)牛是防治血吸虫病、阻断传染链的重要一环。为了从根本上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染源,该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以机代牛”试点,在疫区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用机耕代替牛耕,淘汰疫区耕牛。几年来,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平台,加大对疫区农机具补贴力度,每年淘汰耕牛都在2000多头以上,极大地改善了疫区农民种田状况,今年截止目前,共补贴农业机械437台(套),补贴资金134余万元,受益农户303户,淘汰耕牛1645头,建好2个无牛乡镇、18个无牛村,新培训农机手491人次,培育农机合作社2家。
“过去种田都是用耕牛,农活必须靠人工完成,既费时又费力,而我村是血防重点防疫村,大部分水田都有血吸虫,干活时还担心染上血吸虫病,**担心还是耕牛。”回忆起过去种田经历,瑞昌市横港镇赤岗村种粮大户沈瑞华直摇头。
2006年该市“以耕代牛”工程启动,加上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一年比一年好,而且恰逢农村实行土地流转,沈瑞华转包了1600多亩水田,并注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这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137台套农业机械,忙完自家承包田农活后,又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加不少收入,今年,该合作社还赴安徽、湖北参加油菜、小麦跨区收割作业,净赚了10多万元。
“以前喂牛麻烦,特别是像我村这样的血防疫区,干农活总是不顺畅,担心这担心那的,现在好了,购买了农机,国家还有补贴,2008年我就购买了一台机耕船!”这是该市范镇源源村农机大户李腾明,日前对笔者吐出的心声。李腾明也是瑞昌市血防“以机代牛”工程启动后,淘汰耕牛、换购农机较早的受益人。而且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让李腾明激动不已。2009年以后,他每年都添置新农机,现在家里有2台大中型拖拉机、1台高性能水稻联合收割机,1台手扶拖拉机,有了这些机械种田较以前轻松多了,农忙时还帮助周边及邻村村民做农活,从中也能得到不错的收入。2009年他还办起了一个粮油加工厂,注册成立了范镇粮油专业合作社。
“农机替代耕牛,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途径,还有效解决了饲养耕牛所带来的破坏生态环境难题,对保障村民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好处。”该市高丰镇乐丰村朱徐组村农机大户徐世明说。随着农业机械数量增加,使得耕牛数量大大减少,村道整洁,村容美观,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抑制,农村卫生条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发表于 @ 2013年11月05日 09:1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