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农机世界>>农机新闻>>
季节性强,小网点日趋减少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农机补贴力度提升,大型农机具开始向高效、低故障率发展,小型机具逐步走向淘汰,农机维修网点季节性开始显现。这反过来又影响了部分需要服务的农机的正常使用。因为活少支出大,部分维修点较少的区域,开始出现配件和维修价格虚高现象。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农机跨区作业利润的降低,农机具的检修保养也从提前2个月减少到现在提前20天左右。时间进一步集中,导致维修网点的季节性矛盾更加严重。
“农忙的时候人手不够,闲的时候大家都愣着。”济宁市明清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建军告诉记者,“也就忙两三个月的时间。修农机留不住人了,25岁以下的农机维修工直接没有。”
阮建军告诉记者,农机维修淡季时间长导致收入有限,现在网点数量以年30%的速度在减少,有的网点转行修理汽车,有的关门停业。
济宁市任城区安居镇的刘涛1994年开始从事农机维修,两年前他关掉了自己的维修点,进了当地一家饲料企业打工。“这两年修农机赚不到钱了,大中型农机开始普及,不是一个人能修得了的。忙的时候雇人还行,过了那两个月肯定是赔钱的买卖。”刘涛说。
车上做文章,大网点寻求转型
“维修行业本身就有特殊性,不能像生产制造企业那样按计划生产,很多情况是上班后等活,有时一天没活,有时一天忙不过来。”阮建军说,“这就要求农机维修网点想办法增大业务量。我们与五征、时风、常柴、农哈哈等10多家农机生产厂家建立了业务联系,代理售后‘三包’服务,同时采取预约计划派工,使工人上班就有活干。”
明清农机服务有限公司还联合农机大户、农机手组建了济宁市中区沃野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农机销售、维修、跨区作业全程服务。还根据农机手的需求,从农机维修发展到货车、小汽车维修。“这样一年四季才能有活干。”阮建军说。
转变观念,农机维修盼扶持
农机手缺乏专业的培训,维修保养只能依靠维修点,而随着维修点数量减少,农机手的需求已无法满足。
“农机市场保有量没减少,网点少行业内的竞争小了。但前提是必须得往大维修点方向上发展,沿着汽车修理的模式发展,才能满足需求,”阮建军说,“每个县里至少要扶持一家农机维修网点,不说给钱,提供无息贷款也能解决很多问题。大的网点不扶持,等到出问题的时候就晚了。”
发表于 @ 2013年11月18日 10:01: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