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农机世界>>农机新闻>>
时令已入冬季,油菜籽才冒出绿芽。西秀区刘官乡水桥村的何少文一大早就在擦拭新购进的90马力轮式拖拉机。
“要不是今天下雨,我就得去地里,要安排农机手把烟地翻犁好。”何少文说:“我是闲不下来的,前段时间种了200亩油菜,刚刚流转过来300亩土地,打算全部种烤烟。”
48岁的何少文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水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6年,何少文买了一台耕整机,发现农机种田既省时省力,又能成片管理,效益很好,第二年试着通过流转土地,扩大了种植面积。
2008年,何少文种植的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550公斤。从此这个庄稼人迷上了农业机械,他积极对接各级农业部门、农机部门及相关科技部门,组建了刘官乡水桥村农机合作社,走上了农机种粮致富的道路。
合作社吸纳20余名村民,购买了拖拉机、半喂入收割机、玉米回收机、马铃薯种植收割机等农机具50余台(套)。
“2013年合作社种了600亩水稻、200亩玉米,收入达到了100余万。”何少文喜滋滋地算着账。“除了种粮食,我们农机合作社还对外服务,半山、东屯、杨武这些周边区域的村民都请我们去打田、翻地、收割,总面积差不多有4000亩,这块的收入又有20多万。”
秋收后,何少文和社员们坐在一起聊发展。“大家打算再流转300余亩土地,同时调整种植结构,种200亩香米,再种50亩脱毒马铃薯。相信明年我们土地上的收益会更好。”何少文说。
发表于 @ 2013年11月26日 14:2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