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江西安远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拓宽增收渠道 安远县农机局 杜松秀 在双抢生产中,江西安远县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对自愿加入的农机户实行统一签订作业合同、统一作业调度、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作业质量,并强化便民服务措施,使农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较好地解决了 有机户没活干、无机户没机干的难题。 一是印制便民服务……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8月01日 10:14:00|评论(0)|收藏
通过QQ找市场 一农机手六年逐地生涯 王子明 以前是农民围着机械转,现在机械要看农民的脸色。近日,邵伯崔桥村民李雪峰结束了上半年的作业,从江西回来了,他这样总结农机跨区作业的新形势。他的普通话很标准,这与他六年来在全国各地奔波有关。 队长:通过QQ群找市场 李雪峰今年30岁,六年前,在父亲的影响下,辞掉电……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8月01日 09:07:00|评论(0)|收藏
青岛农机手:跨区作业增收致富 刘成任洪珍毛光耀 今年三夏期间,山东省青岛市农机部门组织了554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到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省及省内枣庄、聊城、临沂等市开展跨区机收,实现作业收入1.63亿元,广大农机手靠跨区作业大幅度增加了收入。 由于青岛市今年以来气温偏低,麦收比往年推迟了5天以上,农机手在……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8月01日 09:06:00|评论(0)|收藏
江苏:围绕促农增收主题 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农机助农增收水平,江苏省各级农机部门积极克服农机跨区作业竞争日趋激烈、成本不断上升的不利因素,通过外拓市场、内强服务,切实帮助机手解决实际困难,增加机手收入。 按照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牢固,作业收益稳定的思路,各地大力组织推广订……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7月31日 09:03:00|评论(0)|收藏
黑龙江红星农场跨区作业实现订单化 韩红运 近日,黑龙江农垦红星农场的联合收获机车队在内蒙古垦区收完小麦后胜利返回了,让人高兴的是,不但每台车在半个月挣回了二三万元的作业费,而且带回了夏整地和秋整地的订单,麦收和秋收后,他们又要出去在跨区作业中捞外快了。去年以来,红星农场在场县共建中依靠先进的机车、……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7月29日 10:01:00|评论(0)|收藏
农机跨区作业 一项伟大创举 发布日期:2008年7月28日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秦海生 张永寿 岳峰 v: 123behavior: urldefaultVML125o: 123behavior: urldefaultVML125.shape123behavior: urldefaultVML125font-face 123font-family:宋体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alt:SimSun mso-font-charset:134 mso-……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7月28日 08:53:00|评论(0)|收藏
跨区机收:走出暴力拦车和吃不饱怪圈 陌上柳 跨区作业,特别是小麦跨区作业每年都被看作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2008年也不例外,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今年三夏期间投入作业的收割机总量达42万台,比去年增加2万台,其中参加跨区机收的有27万台左右,小麦机收率达到82.3,使我国的农机化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7月25日 09:25:00|评论(0)|收藏
黑龙江长水河农场:农机跨区作业实现收入45万 卢海燕 随着麦油麻等作物收获季节的到来,黑龙江农垦长水河农场1076收获机和凯斯、维美德等大马力有机户正忙着检修机车,从而保证机车拥有一个良好的状况参加跨区作业。为加强场县共建、达到互惠共赢得目的,这个农场充分发挥大马力机械优势,通过广泛联系,积极鼓励机车外……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7月17日 16:46:00|评论(0)|收藏
黑龙江牡丹江市开通农机跨区作业供求直通车系统 为加强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工作,促进作业市场供求衔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机跨区作业供求信息直通车正式开通。 今后,辖区内有农机跨区作业供需要求的农户、农垦职工都可以与所在地的农机部门取得联系,在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农机跨区作业供求直通车上发布信息。全市各级……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7月13日 16:17:00|评论(0)|收藏
大力发展垦区农业机械化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在总局党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化工作的全局,农机化工作出现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从未有的大好时期。 农机局机构健全,工作职责明确。农机局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阅读全文>
创建于 @ 2008年06月30日 06:24:00|评论(0)|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