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eplay888备用网址 湖南邵东县农机化与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湖南邵东县农机化与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今年上半年,我县出台了关于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目的是提供优惠政策,加快我县土地流转,促使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县农机局经过专题调研,认为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土地流转的重要前提。
一、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
农机化与土地流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农机化的强力支撑。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促进土地流转的快速进行。
1、农机化基本情况。至今年6月底,我县农业机械拥有量10.9万台/58.4万KW,其中耕整机14210台、拖拉机3689台、联合收割机372台,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农机大户120户,机耕率达72%,机收率达45%。今年,农机服务组织共签订代耕、代收等农机作业服务合同1200万余份,合同作业服务面积11万多亩,预计实现作业收入26874万元,盈利近1000万元。
2、土地流转基本情况。全县总人口122.49万,其中农村人口102.76万,占83.89%,农户数27.6万,耕地面积61.53万亩,水田面积44.56万亩,为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组织通过租赁、转包等形式促成耕地流转1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4%,涉及农户10万余户,占全县农户37%。全县农机大户中,种植水稻50亩以上的有85户,100亩以上的有20户,200亩以上的有6户,千亩以上的2户。流转土地逐步向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集中。
二、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促进土地流转
1、农业机械化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装备。农业机械化为土地流转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使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如1台插秧机一天可插秧30亩,是人工的30倍;1台拖拉机一天可耕田35亩,是人工、畜力的20倍以上;1台联合收割机一天可收割水稻20亩,是人工的40倍以上。黄陂桥镇楠木村李玉亮深有感触:“我以前承包20亩稻田,‘双抢’时搞人海战术,10多天才能搞完。现在机械化作业,承包了500亩稻田,10多天时间就能完成。”农机化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和效益提高提供了强力支撑。邵东县百姓农资公司在两市镇荣山村租赁、转包水田1千余亩,打造高标准双季稻生产基地,其负责人林睦约介绍说:“公司大规模的转包水田种植水稻,全靠农业机械化做后盾。我们投资100多万元,购置了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机动喷雾器等20多台(套)高性能农机具,水稻生产全程实行机械化。”
2、农机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加快了土地流转。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逐步实现高效、优质和标准化。农民逐渐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据统计,全县有14.8万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占农村劳动力的36.1%;有外出农民工的农户达9.4万个,占农户总数的48.2%。他们把土地经流转转包给有实力的种田能手和农机合作组织以及农业生产企业。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民工合理转移形成良性互动,加速了土地流转。
3、农机化助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为土地流转出效益打下了基础。一是节约成本。目前邵东县农业生产作业的劳动力成本:耕地150元/亩,插秧150元/亩,收割200元/亩,田间管理50元/亩,总计成本550元/亩;采用机械作业的成本:机耕100元/亩,机插80元/亩,机收100元/亩,田间管理30元/亩,总计成本310元/亩,比人工减少240元/亩。同时规模生产可节约种子、化肥、农药成本10%左右。二是增加效益。采取深耕法、机械化插秧可提高每亩单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可节约工时,增强水稻抗倒伏、抗病虫能力。2008年的实测数据表明,机插秧早稻亩产500公斤,较人工栽培亩增产25-50公斤。机械化作业,土地效益实现**大化,给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4、农机化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一是农机的使用减少土地抛荒。大中型新型农机具的引入和推广应用,原来被抛荒的土地重新得到利用。黑田铺乡金玉亭村唐求林说:“以前使用人力畜力,种田成本高,除去工钱,一年下来几乎没利润,看着大片被抛荒的土地,只能心疼,现在买了2台收割机、1台旋耕机、2台耕整机,除自己家4亩田外,还转包了200多亩。2009年盈利近15万。”尝到农机甜头的他满怀信心地说:“现在有了大型农业机械,只要谁有田不种,我就把它转包过来。”二是机械化可以**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农机化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工时,在收割双季稻后,还可确保适时种植经济作物。如黑田铺乡村村民姚辛增购置2台大中型拖拉机、1台插秧机、2台联合收割机、5台机动喷雾机和1台拖拉机等农机具,去年他转包水田400亩,借助农机收获两季水稻后,还种了100亩油菜、和蔬菜。
5、农机大户为土地流转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农机用户特别是农机大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对周边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多的返乡农民工走上了投资农机、转包流转土地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之路。黄陂桥乡楠木村李玉亮,2008年初,他结束打工返乡,承包了该村将要抛荒的240亩水田,千方百计筹资15万余元,加上政府惠农政策的大力扶助,购置了大中型耕田机1台、插秧机1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1台、盘式拖拉机1台、动力喷雾机一套,回村后一边在自己承包田里实施机械化作业生产,同时为村民提供农机作业报务。当年,使用水田机耕作业面积达600多亩,获利润4.2万多元,旱土经济作物耕作面积达20余亩,获利润2000多元。同时,他还搞农用车运输,一年获利3万余元,加上自己种田的收9万元,年收入达16万余元。同时,他还解决了该村5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加大,今年又投入15万元再购稻种播种机、乘坐式插秧机、中型耕田机、联合收割机各1台。使水稻、小麦、机械化生产普及周边三个乡镇的15个村,纯收入将超过20万元。现该村有种粮大户15户,拥有耕作、植保、排灌、脱粒机械86台(套),联合收割机15台,耕地转出户92户,占全村农户42.1%,耕地流转面积838亩,占全村耕地面积43.5%。
三、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土地流转中的重要作用
农机化在我县土地流转中起到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但我县农机化综合水平还较低,农机社会化服务还有待提高。我们要通过加强农机化基础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农机化在土地流转中发挥更大作用。
1、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机化发展机制。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因地制宜,尽快依法制定关于加快邵东县农机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把推进农机化纳入邵东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提高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县农机化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县财政要设置农机化发展专项基金,每年安排50-100万元,并根据财政收入增幅比例每年以5%-8%的速度增加投入,用于推广农机具的购置补贴配套资金,逐步改善基层农机推广、管理、培训和安全监理的基础条件,扶持和鼓励发展农机科技示范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将机耕道建设纳入农业项目建设范畴。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机耕道建设的投入力度,将机耕道与农村道路建设共同纳入新农村建设及土地整理和其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整体规划,逐步改善机耕道与农机化配套设施滞后的状况。二是政府要因势利导,建议出台更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从事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个人或组织给予作业补贴、燃油补贴、购机累加补贴等政策倾斜,引导土地向农机大户、种粮大户集中,鼓励农民推行作业“五统一”,即统一种植模式、统一品种、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收割,促进生产标准化,为农机化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3、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一是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向农机大户倾斜。二是充分利用县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这块培训阵地,培育新型农民。要把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成员作为培育重点,加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作业服务水平。三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的作用,积极带头组建片区服务实体,整合农机资源,扶持和引导农机大户联合,组建农民需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组织、引导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把服务重点由单纯的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规模经营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四、当前制约邵东县农机化发展及土地流转的因素
我县受传统农业影响和客观条件限制,还存在以下制约农机化发展和土地有效流转的实际问题。
1、小型农机具利用率不高,高性能机具少。在我县有60%以上农户拥有小型农机具,所占比例偏重。户户办农机,形成了小而全。农机具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农机资源的闲置浪费,**主要的是动力机械作业单一,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机化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我县拥有各种小型拖拉机、耕整机万余台,机具性能单一、油耗高、动力性能低。我县拥有各种收获机械近1.2万余台,全喂入收割机300余台左右,高性能的半喂入收割机仅有5台。
2、机械化插秧水平低。我县翻耕、收割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械化栽插刚进入起步推广阶段,虽然我县共推广了16台插秧机,完成机插面积3000余亩,近占水田面积的0.3%。由于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相对不足,全面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是迫在眉睫。目前,插秧技术已十分成熟,但是我县大部农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投入成本较大及一些地域受水利条件的制约,水稻插秧技术在我县广泛应用难度较大。
3、土地经营规模小,基础设施差,农机化作用发挥受到制约。农户手中的地块小且分散,没有较高的利益吸引或新的政策规定,很多农户不愿流转土地,农作物插花种植,农机安全行走要求的机耕道和农机下田作业通道极其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机作业效率。核定每小时可收6亩的联合收割机在我县大部分地区一天(按10小时计)只能收25亩左右。机械化效率难以发挥,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4、缺泛农机发展的长效机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县财力有限,制约农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农机化配套资金及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农村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三是农机管理体制不顺,乡镇农机站人、财、物由当地所在政府管理、乡镇农机工作者积极性不高,农机工作经费不够;四是国家实施30%的购机补贴,但县财力追加补贴有限,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无力购买大、中型农机具;五是试验、示范投入少,没有农机化示范基地,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试验示范局限于现场演示会,引导农民及农机服务组织购机比较被动;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机化的发展。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