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eplay888备用网址 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现状(2010年)调查
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现状(2010年)调查
三、目前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有利与制约因素
有利因素:一是目前我省农机化发展已跨入高级阶段,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程度去年已达到75%,其中粮食生产达到86%,粮食作物以实现全程生产机械化,大力推动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已成为优化农机化发展结构适应新形势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我省农机化科学发展,实现农村各业机械化的当务之急,在今年9月份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场会上,已将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列为了我省“十二五”期间农机化的重点工作,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机具已列为了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环境氛围已经形成。二是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已呈现出“多、全、优”的良好发展趋势。从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生产制造企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大中型及新型农机生产企业纷纷投入到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研发制造领域。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已涉及花生、土豆、地瓜、大姜、大蒜、茶叶、蔬菜、油菜、甘蔗、烟草等10多种作物,既有播种、收获作业环节,又有移栽、采摘、修剪、中耕、施肥等作业环节,基本涵盖了山东省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而且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牵引式马铃薯播种机等高技术水平、高效率的大型机械开始投入推广应用,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装备基础已基本具备。三是广大农民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认识程度显著提高,农民使用购买经济作物机械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调查中可以看出,专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平均作业面积大大高于其他简易机具,而且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所产生的巨大效益使广大农户与机手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2010年通过购机补贴就新增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类经济作物生产作业环节机械20563台,增量之多、增幅之大均创历史**高水平,全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好势头,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市场动力已然启动。
制约因素:一是经济作物机械的产品数量、性能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突破。从调查情况来看,整体上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依然滞后,现有机械的性能、适应性以及生产效率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提高。目前现有的机械的生产率大都在2-3亩/小时左右,单环节、低端产品多,联合作业、高性能产品少,这一点从经济作物机械的利用率及单台作业面积上可以反映出来。二是经济作物机械装备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依然不足,一些特色经济作物的很多生产环节还没有适用的机械。在近30种收获械中,代表高技术附加值的联合作业机械,仅有花生联合收机械,其他均为与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简易挖掘式作业机械。棉花、“三辣”作物中的大葱、黄烟、林果等作物的专用收获机械的生产在我省还是空白。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农机与农艺结合问题、地区间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三是经济作物的区域性特点与特殊农艺要求制约了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市场的发展壮大。本次调查的经济作物中除棉花、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均在1000万亩以上,其他作物种植范围相对较小,对于大型高效机械的需求数量潜力不够大,而新产品研发却需要较大的投入;同时尽管广大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需求迫切,但因经济作物种植的区域性特点及病虫害防治的要求极大的限制了经济作物机械跨区作业市场的发展,农机手对于大型高效经济作物机械的购买需求不够迫切,因此许多大型农机龙头企业考虑到市场潜力因素,还迟迟未下定决心投入经济作物生产机械装备的研发生产。这一点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棉花、花生、薯类等种植面积大、范围广的作物机械化程度及装备水平明显高于“三辣”、黄烟、茶叶等区域性的经济作物。
四、建议与措施
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既面临机遇,也有挑战。要实现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就必须借鉴我省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做法,结合经济作物的特点与目前发展基础实际,因地制宜,加强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区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机具创新,强化政策扶持与技术服务,以关键生产环节的有效突破,带动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强化措施,着重推动。
(一)加大农机化创新示范力度。我省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实践证明,各级示范基地的建设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引导带动作用,因此在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实践中,应借鉴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中好的经验做法,继续加强农机化创新示范力度,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示范基地试验推广、成果转化的平台作用。各市县应围绕当地的主导经济作物,确定重点,建立示范点。通过建设一个创新示范基地,总结出一套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改进、筛选出一批成熟适用的先进机械,培养出一批经济作物机械化带头人,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由点到面转化,加快发展步伐。
(二)提高机具与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机具与技术是关键,性能优良、可靠性、适应性强的作业机具是引领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程度和水平提高的主导因素。今后,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把农机教育、科研、生产、推广等部门组织起来,准确了解农民与生产的需求,针对当前经济作物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难点问题进行联合科技攻关,积极争取工业、科技等部门的科研立项支持,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步伐。在花生生产方面,要重点突破提高联合收获机械的适应性、可靠性与高效性;在薯类生产方面,要重点突破提高播种与联合收获机械的创新研发;在“三辣”作物的生产方面,要重点突破提高播种与挖掘收获机械的创新研发。
(三)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不但是强农惠农的政策,也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强大支持,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为农机化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级农机部门应充分利用好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作用,夯实壮大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物质装备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和全社会投资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积极性,不断加快经济作物机械总量增长步伐。特别是应对重点机具重点补贴,突破关键生产环节,用补贴资金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难题和瓶颈问题的解决。有条件的市县也应在利用好中央和省扶持政策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争取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进一步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的投资力度。
(四)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经济作物机械化是我省农机化发展的又一新内容,与粮食作物机械化相比,其区域性特点更鲜明,特色更突出,对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的要求更高、更迫切。割农机部门应针对本区域经济作物生产的特点和机手的需要,以培训为重点,组织有关农机推广、培训、质量监管和生产企业等部门建立完善的机具推广、技术培训、质量监督和售后服务四大保障体系。通过现场会、短训班、阳光工程培训、科技入户和社会宣传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对农机手进行用前培训、用中指导、用后回访,增强其使用操作水平的同时,也要让农户了解认知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特点,真正将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五)立足实际,重点带动,整体推进。针对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性与各生产环节机械化生产发展程度不平衡性的实际,各地区应本着突出特色、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首先确定各类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突破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带动推进。根据全省优势大宗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布局,建议重点推广以下技术:一是花生主产区,重点推广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二是马铃薯主产区,重点推广播种与收获环节机械化技术;三是以棉花主生产区,重点推广棉柴收获机械化技术,突破棉花采摘机械化技术;四是大蒜主产区,重点推广收获机械化技术,突破种植机械化技术;五是生姜主产区,重点推广收获机械化技术,突破种植机械化技术;六是大葱主产区,重点突破挖掘收获机械化技术;七是黄烟主产区,重点推广移栽和烘烤机械化技术,突破机械化收获技术;八是茶叶主产区,重点推广采摘和加工机械化技术;九是林果主产区,依据作物品种,重点突破采摘收获机械化技术。
(六)推进社会化服务,抓好作业技术模式探索。近几年粮食作物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方式,服务能力强,作业面积大、服务农户数量多,不仅提高了农机效益,节省了社会资金投入和能源投入,而且有效的提升了农业生产率,能够加速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因此,在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实践中,也应积极鼓励创建以经济作物生产为重点的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努力提高机具利用率与作业效率,扩大机械作业面积。借鉴粮食作物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的经验,积极探索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模式与技术路线。
(七)强化组织领导。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是当前新形势对我省农机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省农机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各级农机部门强化组织领导,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科学规划。一是制订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规划。根据实际,围绕全省重点经济作物和本地特色作物,科学筹划,将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发展列为“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二是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目标,成立领导小组与专家技术小组,切实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及时总结经验,培植典型。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中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对出现的好典型、好模式、好经验要大力宣传,培植带动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龙头。四是加强工作考核。要围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发展,切实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附表:全省经济作物种植及机械化生产情况调查汇总表
市 |
分类 |
棉花 |
花生 |
大蒜 |
生姜 |
大葱 |
马铃薯 |
黄烟 |
茶叶 |
林果 |
|||
种植情况 |
全省耕地总面积9853.8万亩 |
分类种植 (万亩) |
1160 |
1140 |
336 |
90 |
74 |
210 |
67 |
20 |
800 |
||
全省经济作物总面积4366.8万亩 |
分类产量 (万吨) |
200 |
300 |
400 |
350 |
300 |
400 |
11 |
1 |
1400(水果) |
|||
主产区分布 |
棉花 |
主产区为沿黄河流域,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菏泽、德州、东营、济宁。 |
|||||||||||
花生 |
主产区为胶东半岛和鲁西南地区,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临沂、烟台、青岛、威海、菏泽。 |
||||||||||||
大蒜 |
主要分布在济宁、菏泽、临沂、济南、莱芜五市,面积都在20万亩以上,其中菏泽市种植80万亩,济宁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 |
||||||||||||
生姜 |
生姜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潍坊和莱芜两市,潍坊市达到36万亩。 |
||||||||||||
大葱 |
大葱种植主要潍坊、青岛、济南三市,种植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潍坊市大葱种植面积**大有27万亩。 |
||||||||||||
马铃薯 |
主要在鲁南和胶东半岛南部,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枣庄、青岛、潍坊、泰安、临沂、济宁6市。 |
||||||||||||
黄烟 |
主要分布在鲁中和鲁南地区,以潍坊、临沂、日照三市为主,其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 |
||||||||||||
茶叶 |
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南部,以日照、青岛、威海为主,日照种植面积**大,有12万亩左右。 |
||||||||||||
林果 |
林果的种植在我省相对比较均衡,但主要作物种类却不相同,胶东半岛以苹果为主,烟台市的苹果种植近160万亩;滨州、德州等鲁北地区以枣类种植为主,滨州市的冬枣、金丝小枣等果品种植50万亩左右。 |
||||||||||||
机具社会保有量情况 |
种植机具 (万台) |
总量 |
11.4 |
47.5 |
2.3 |
3.3 |
2.1 |
2.85 |
0.746 |
/ |
/ |
||
专用机械 |
4.8 |
8.76 |
0 |
0 |
0 |
642 |
0.1 |
/ |
/ |
||||
专用机械占比(%) |
42.1 |
18.4 |
0 |
0 |
0 |
2.3 |
13.4 |
/ |
/ |
||||
收获机具 |
总量 |
2.03 |
35.8 |
1.86 |
0.32 |
1.3 |
2.46 |
0.1 |
/ |
/ |
|||
专用机械 |
0.48 |
19.3 |
0.135 |
0.055 |
30台 |
0.29 |
0.02 |
/ |
/ |
||||
联合机械 |
26台 |
18 |
0 |
0 |
0 |
0 |
0 |
/ |
/ |
||||
专用机械占比(%) |
联合占比0.1 |
53.9 |
7.3 |
17.2 |
0.2 |
11.9 |
20 |
/ |
/ |
||||
机具作业情况 |
种植作业 (万亩) |
总面积 |
480 |
659 |
35.7 |
53.7 |
44 |
130 |
14.3 |
/ |
/ |
||
专用机械 |
443 |
376.5 |
0 |
0 |
0 |
6.28 |
4.6 |
/ |
/ |
||||
专用机械占比(%) |
92.3 |
57.1 |
0 |
0 |
0 |
4.8 |
32.2 |
/ |
/ |
||||
收获作业 (万亩) |
总面积 |
135 |
540 |
28.8 |
12.14 |
9.8 |
62.65 |
0.2 |
/ |
/ |
|||
专用机械 |
12.65 |
193 |
14.85 |
2.12 |
0.1 |
34.48 |
/ |
/ |
/ |
||||
联合机械 |
11 |
0.62 |
0 |
0 |
0 |
0 |
0 |
/ |
/ |
||||
专用机械占比(%) |
联合占比8.1 |
35.7 |
51.6 |
17.5 |
1.0 |
55 |
/ |
/ |
/ |
注:1、机具总量包含作业时的所有机具,及包含专用机械及各种简易辅助作业机具。
2、专用机械是指各类经济作物的专用播种、挖掘收获、联合作业机械。
3、经济作物的种植总面积,是指所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仅是所列作物的种植总面积之和。
4、林果是指包括:苹果、冬枣、石榴、花椒、葡萄等多种作物。
5、机具作业情况中专用机械占比(%)是指专用作业机械作业面积占机具作业总面积之比。
主要完成人:侯献伟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