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eplay888备用网址 中国农机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农机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一、农机零部件工业的现状
我国自本世纪以来,由于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机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机零部件企业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黄金增长期,零部件企业享受到了农机高速增长带来的丰硕成果,大批农机零部件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得以快速的发展和进步。
1、农机零部件是中国农机工业的基础
农机零部件业的发展是农业机械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零部件的发展推动了农机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农机工业的进步。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具有现代化加工手段、市场采购响应敏捷的零部件行业。我们为主机配套了发动机、液压件、车桥、轮胎等系列产品,我们还向外企和国外农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农机零部件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粮食九年连续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
2、农机零部件产值快速增长
中国农机工业总产值2004年为895.8亿元,2011年增长到2890亿元,年平均增长27.9%。
农机工业的繁荣和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也带来了农机零部件行业的高速发展。其年产值也从2004年的7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12.4亿元。期间农机零部件产值平均年增长率高达57%。零部件的增速高于农机行业增速,也标明零部件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快速提高。
我们目前只是统计了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按照零部件约占主机60%的产值比例计算,全国农机零部件2012年的总产值应该在1800亿元左右,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行业。
2012年,全国农机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16家,比上年新增37家,零部件企业占农机企业的17%。2012年1-9月全国零部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4.78亿元,同比增加21.33%。零部件在农机工业12个子行业中产值排名第四。
3、农机零部件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几个农机工业大省零部件同样名列前茅。山东省零部件产值占行业份额的36.4%,河南省占20.3%,江苏省占14.9%,前三甲的产值超过了70%。不是农机工业大省的辽宁省的零部件产值排在了行业第五位。这些地方已经和正在形成有特色的、产品集中度非常高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在企业规模和就业人数方面都居全国领先水平,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4、建立了有效的农机零部件配套保障体系
农机是比较复杂的特殊机械,任何农机制造企业都不可能自行制造全部零部件,必须由为数众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现在,我们的零部件企业已经围绕主机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外购、外协配套供应体系。
国外农机品牌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引进主机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国外农机品牌零部件国内采购份额的逐渐增长,加快了其产品本土化的进程。外资企业品牌零部件中国制造和销售,很好提升了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外资企业在中国采购,也帮助零部件企业在管理能力、质量控制、产品技术进步、社会责任等方面得以快速提高和升华。
5、农机零部件出口增势强劲
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开始涉足国外市场,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同时外国企业在国内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外资农机零部件企业有15家,产值已经占行业的12.6%。今年上半年全国机械工业十三个行业中,有十一个行业出口增速均有回落,农机零部件出口增速不减,1-9月零部件出口交货值增幅为27.48%。农机零部件2004年出口交货值仅为1.4亿元,2011年出口交货值为12.4亿元,年增幅平均高达98%,出口120个国家和地区。
6、一批效益好、规模大的农机零部件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我国农机零部件企业,多数是先从主机厂获得生产订单、协作生产,得以创业和起步;在企业产能扩大后,再向更多的主机厂转移技术和配套产品;进一步开始研究和开发新的农机零部件又反哺和助推主机企业的产品升级。所以,农机零部件企业即受益主机企业的快速发展,又为主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通过推荐和评审,授予开创装备科技公司等23家企业为“中国农机零部件龙头企业”称号。零部件龙头企业代表了行业的先进水平和发展成就。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我们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核心企业,扶持具有竞争能力的大中型企业,通过他们引领零部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农机零部件行业的特点
1、与主机相比农机零部件发展相对缓慢。
中国农机工业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主机拉动零部件的发展,零部件企业做大后,又很快进入主机行业。
国家对购买农机产品实行30%以上的财政补贴、对农机生产企业实行13%增值税的优惠税率、对农机批发零售企业免征增值税。农机零部件企业即不能享受财政补贴,也没有税收的优惠。因而,国外和国内资本对零部件的投资力度相对较弱。
零部件销售没有税收优惠,利润微薄而费功费力,经销企业在销售主机的同时不愿代理销售零部件,农机零部件的流通与主机相比有较大差距。
零部件行业尤为缺乏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企业的产值仅占行业总产值的4.8 %。
2、农机零部件企业的“三包服务”和其社会责任。
中国是欠发达的农业大国,政府更重视保护农业生产者的权益。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对农机“三包服务”的立法管理。
目前农机主机企业综合实力较强,流通企业、维修服务企业相对较弱,“三包服务”主要还是各主机企业自己承担。由此,为主机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也要直接参与夏收、秋收等农忙季节的售后服务,承担了非常艰巨的三包服务工作。零部件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成为其竞争的重要手段,这是中国农机零部件企业的特殊性。我们零部件企业与主机企业一起很好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3、农机零部件以中小型和微型企业为主。
统计显示,目前零部件行业中,大型企业有2家,中型企业22家,小型企业292家,小型企业占了92.35%。2011年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平均产值为1.48亿元。很明显90%以上的零部件企业年产值都在2000万元以下,非常分散,抗经营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农机产品的种类非常多,产品的差异大,单一品种产品的批量都不大。农机零配件种类繁多,批量小,通用件少,由此带来的是农机零部件企业的规模很难做大。农机零部件企业一定要走专业化、科技型发展道路,坚持专、精、特的发展模式,以此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三、中国农机零部件存在的问题
1、零部件企业研究和创新能力不强。
国外通常是农机零部件技术先行,零部件企业不断提供新的技术推动主机的发展。而国内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普遍较弱,许多企业类似于主机企业的“加工车间”,精力主要用于满足主机厂的既定要求,没有能力做到与主机同步开发。
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制造能力还多集中在低端产品上,自主品牌缺失和零部件技术开发力量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液压驱动部件、动力换挡变速箱、电控液压提升器、大转角前桥、电控系统及元件等高端关键零部件还无法市场化,是整机创新的一个瓶颈。
这个格局不改变,就很难扭转我们零部件的弱势地位。
2、零部件的流通能力差,影响各方的利益。
拉动农机零部件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一是主机企业配套市场,二是售后服务市场,三是出口外销市场。
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主要是做主机企业的供应商,配套能力强,但服务市场的销售能力不足。用于售后服务的零部件不少是家庭作坊企业在生产,无法为基层用户提供质量优异的零部件。
由于农业机械市场保有量较低,用户多数又集中在交通、物流欠发达的农村和山区,农机“4S服务店”、售后用户维护、零部件专业大市场等社会化的服务资源严重匮乏、中介服务能力较弱,市场流通不畅,这给农机零部件的行业规范运行带来很多的问题。
汽车零部件可以通过专业化的批发零售市场和“4S”店到达终端用户。农机零部件多是路边维修小厂或小店经营,流通秩序混乱。正规零部件不能便捷到达用户,大量假冒零部件流入基层市场的危害极大,即坑害了农民,也损害了零部件企业。
近几年相关部门加大了农机市场规范化治理和农机产品的打假,但这治标不治本。我们呼吁政府要关注和支持农机零部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政策和其他方面为正规零部件进入市场提供支持。
3、农机零部件的质量亟待提高
国产农机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国家比仍有差距,**突出的差距是农机产品的质量问题。根结就在于我们的制造手段和装备能力不强,零部件的质量很难达到国际标准。如胶带寿命短、液压件漏油、发动机可靠性差等问题一直困惑着行业,国产联合收割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普遍达不到国家规定的70小时,只及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采棉头、打结器、自动变速箱等工作部件我们还无法国产化生产。
长期以来,农机生产领域农机零配件的合格率一直都在60%-70%之间徘徊,流通领域农机零配件质量问题更为严重。农机零部件质量的好坏影响整机的性能,影响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零部件的一致性差,与零部件的行业标准缺失有很大关系,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主要零部件的标准。
4、零部件行业获利能力不强。
我国现阶段的农机多为低端、价廉的产品,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也多是附加值不高的产品,这就决定了零部件企业多数是维系在微利经营。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机零部件企业的主营毛利润只有6.4%。
随着主机价格战的频繁上演,其成本压力也不断向零部件环节转移。主机企业补贴资金结算形成的垫资成本、售后过度服务的费用等同样会转嫁到供应商。零部件企业身受制造成本上涨和主机厂压缩采购成本的双重压力,企业效益普遍堪忧。零部件企业始终要把控制和降低成本作为重要问题来抓。
四、中国农机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1、未来是中国农机零部件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当前,我国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业机械向现代农业装备全面升级的进程中,正在努力从农机生产大国成长为农业装备制造强国。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预测,未来将是农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为零部件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农机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主机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内农机合作社、农机大市场的兴起,将拉动售后服务零部件的流通和销售。需求必将带动市场和产业的兴旺。
我们认为,中国的农机零部件行业已经凝聚了相当的基础,全行业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阶段向更高级阶段过渡的趋势已经日趋明显。零部件企业在农机黄金发展期将大有可为,应该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2、加大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增强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
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做支撑,就很难构成一个农机强国。
工信部在《农机工业发展规划》中将九个关键零部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对零部件给予同样的重视和期望。
零部件企业要主动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主机企业对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和培育,帮助零部件企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也完善和强化自己的配套体系。
3、加快行业产业升级,提高制造能力和装备水平。
我国农机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十年,农机产品结构优化和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产品向高效、多样、智能发展进程的加快,对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关键零部件面临全面升级的需求。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零部件企业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制造效率低和产品的一致性差。随着国内廉价人力资源的丧失,生产效率不高,就无法获得基本的利润。不能提高和保证零部件制造的一致性,主机的可靠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提升零部件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必须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善生产条件。要广泛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和装备,提高农机制造工艺及装备水平。要应用柔性制造、敏捷制造、混流装配等先进生产组织模式,低成本精准制造。要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用,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能力。
4、提高零部件的配套供应能力和售后服务水平。
目前,国内农机产品同质化、低价格的竞争非常激烈,随之而来的将是主机企业对配套体系的争夺和垄断竞争。主机企业对供应商的资质门槛要求将越来越高,不断调整自己的核心战略供应商体系。主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紧密的零整关系模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为此,零部件企业要尽快提高自己的配套能力和服务意识。
随着农机保有量的提高和农机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售后市场零部件的需求将会有较大的增长,售后服务会逐渐成为重要的产值、利润新增市场,会渐具吸引力。零部件企业在主攻配套市场的同时,要重视农机售后服务市场。
5、加快进入国际农机零部件采购体系。
中国农机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普遍偏低,而且一些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埋头国内市场,不关注国际市场,就可能会失去跨国农机大企业全球采购带来的大好机会。
零部件生产企业要顺应跨国采购的发展趋势,增强国际沟通能力,努力扩大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要通过与全球主机厂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成为其配套体系的重要成员,从全球采购市场学习和吸收先进的企业管理和制造技术。
6、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行业的全面进步。
与主机企业相比,农机零部件企业一直处于比较分散和次要的地位,缺乏相互交流和沟通。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零部件分会要牵头加快组织制订农机零部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要组织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技术经济交流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要组织企业开展信用建设,培育零部件行业的自主品牌。要通过大力宣传和支持农机零部件龙头企业,提高行业的地位。
我们相信,农机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农机工业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实力会越来越强,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
游客发布于2012-11-07 10:29深有体会,玉米联合收割机是买了,割台撞东西报废后没零配件,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也不够,自认倒霉。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