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张桃林在2013年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5日 收藏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经验,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2013年重点工作,继续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效经验,巩固农业机械化发展好形势

  今年以来,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为实现粮食“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农机化发展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2012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迈上10亿千瓦台阶,预计达到10.2亿千瓦,同比增长4.3%。装备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大型化、复式化、配套化趋势明显,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发展提速。

  ——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57%,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薄弱环节机械化快速发展,水稻机械种植水平预计超过30%,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玉米机收水平预计超过40%,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近4年累计增幅近30个百分点。

  ——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持续扩大。全年新增免耕播种、机械深松、高效植保等各类农机化技术面积约2.6亿亩。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突破1亿亩。新疆棉区机采棉新增100万亩,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实现零的突破。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全国农机合作社数量超过3.1万个,同比增加10%以上。全年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预计达到4800亿元,同比增长7%。农机作业服务领域向纵深发展。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生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1506起,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年控制考核指标的34%。全国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农机工业产值持续增长。农机制造业、农机流通业加快发展,大型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明显。农机工业总产值连续6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继续在机械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今年预计达到3100亿元,我国成为全球第**农机制造大国。

  2012年全国农机化发展成绩令人鼓舞。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关心支持、合力推进,得益于农机化系统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得益于5000万农机手辛勤劳动、埋头苦干。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长期关心、支持农机化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农机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和农民机手表示诚挚的慰问!

  一年来,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重落实,抓监管,认真实施农机化扶持政策。以深入贯彻实施促进法、安全监管条例、国务院政策意见为重点,加强了农机化政策法规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15亿元,并利用补贴资金在11个省市启动报废更新补贴试点。补贴实施工作总体启动早、措施实、进度快,效果显著。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营行为,明确补贴产品经销企业的资质条件和违规违纪惩处规定。积极推进补贴操作方式创新完善,在江苏、湖南、浙江等17个省份开展全价购机、县级结算及重点机具敞开补贴等试点。将农机购置补贴纳入农业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范围,强化督导检查,采取随机抽查、带着举报线索核查等方式,对各省区市进行了实地检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补贴操作行为、严惩不法企业、确保政策落实。

  (二)重服务,抓关键,精心组织农机化生产。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早准备、早部署、早动手,积极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收集发布天气、供求、交通等信息,协调保障柴油供应、落实免费通行政策,促进了作业机械的有序流动。组织调度各类机具投入春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和农业抗灾救灾,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的主力军作用。特别要指出的是,针对黑龙江省今秋出现雨水增多、秋收难度大的情况,及时指导机具调度和改装,迅速组织多个省份对口支援,确保了丰收到手。

  (三)重科技,抓融合,深入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与推广。深入开展了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全面提升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农机化创新平台建设,成立了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新启动实施了8个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农机化项目,年投入资金规模、项目数量创新高。大力推进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印发马铃薯、油菜、棉花等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为品种改良、栽培模式创新、装备研发提出了统一规范的要求。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亿元,新启动80个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协调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基层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投入实现较大突破,河南、湖南、四川等省争取资金都达到1200万元以上。发挥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引领辐射作用,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两深一精”技术、机插秧等12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

  (四)重培育,抓示范,加快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成功召开了全国农机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提出了“十二五”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深入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建设活动,引导规范内部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培育了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好、能力强的农机服务组织。13个省区市先后出台鼓励支持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的意见,明确了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基建投资、建设用地、培训服务等扶持措施。江苏、河南等省深入推进企社共建、银社对接、社社联合,实现多方共赢。

  (五)重素质,抓培训,全面开展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结合重要农时季节,开展农机化生产技术培训示范;采取“政企联动”方式,举办了多期高技能维修人才培训和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创建了103个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组织对100个农机化示范县农机局长进行政策理论专题培训,引导各地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机管理干部职工素质能力建设。各地精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全国累计培训农机管理、技术和实用人才500多万人次。

  (六)重监理,抓创建,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扎实开展了“平安农机”示范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和岗位标兵创建活动,组织以打击无牌无证行驶、违规发放牌证等为主要内容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积极推动落实农机免费检验、把农机安全监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等政策,继续实施移动式农机安全检测装备项目,带动各地加强农机执法条件建设。全国免费安全监理实施区域进一步扩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重质量,抓鉴定,努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明确农机质量投诉“属地管理、就近处理、首问负责、无偿服务”的工作原则和各级投诉机构职责。组织玉米联合收获机质量调查活动,督促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印发《农业机械化标准概要》,公布《拖拉机安全操作规程》等14项农业行业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农机化质量工作基础;适应农机化技术发展和农机化生产的需要,调整了部级推广鉴定种类,制修订23个部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选型大纲。开展全国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监督检查,促进依法鉴定、规范鉴定。

  今年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好形势。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10年。10年来,基本构建了中国特色农机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探索实践了“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农机装备总量、农机作业水平、农机工业产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功完成了由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跨越,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成功实现了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10年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必须坚持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把农机化工作放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必须坚持把强化政策法规建设作为根本保障,不断调动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坚持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支撑,持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和速度;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统筹协调”作为基本方法,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把培育发展主体和创新机制作为主要抓手,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活力。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改进方法,增强信心,凝聚力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二、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形势新任务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部署了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政策理念。这些要求和部署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是做好农机化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贯彻。

  (一)深刻理解“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机械化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机械化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功能,肩负着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重任,同时也要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强化使命意识,为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不懈努力、顽强奋斗。

  (二)深刻理解“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途径,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机械化面临战略机遇的认识。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步伐加快,统筹城乡、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可以预见更多农业劳动力将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更多工业化、信息化成果将应用到农业机械化中,将对农业机械化产生更强烈的发展需求,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丰富的手段、更有力的支持。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三)深刻理解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加快发展全程全面机械化的认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支撑,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决定农民种养意愿从而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尽快突破水稻种植、油菜甘蔗棉花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引领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改进,在优势主产区加快实现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协调推进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四)深刻理解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对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认识。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措施。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培育农机合作社、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培养一批农机能人,推进组织形式多样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增强其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发展后劲,带动规模作业、土地流转和规模种养,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升,为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供支撑。

  (五)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布局,进一步深化对加快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的认识。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当前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高、转化效率低的矛盾日益加剧。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围绕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推进农机节能减排,加快淘汰报废高能耗老旧农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八大为“三农”发展描绘了蓝图、指引了方向、明确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展望未来,随着农业发展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潜力巨大、条件有利、前景广阔,仍处在黄金发展期。我们在增强发展信心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是虽然农机装备数量大幅增加,但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运用基础设施条件差现象依然严重存在。二是虽然农业生产方式整体迈入了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但还有10个省市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低于40%,双季稻地区机插秧水平、甘蔗主产区、棉花产区、油菜产区和丘陵山区机械化提高比较缓慢,经济作物机械化许多环节还是空白。三是虽然农机从业人员数量庞大(机手超过5000万人),农机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大发展,但服务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高技能人才少,农机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亟待提高。四是虽然农机化机构队伍总体稳定发展,但管理服务手段落后、公共服务能力不高、干部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还较大程度存在。五是虽然我国农机工业产值全球第**,但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很多农机产品质量不稳定、可靠性不高,新产品新技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六是虽然农机化发展环境日趋良好,但对农机化的认识深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大、政策落实不力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比较突出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紧紧抓住机遇,在“四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中主动入位体现作用,千方百计争取支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一心一意推动发展。我们要有信心、有决心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将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0%,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总的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以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信息化融合,着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着力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着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技术,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壮大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继续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推进五个体系建设为战略重点,加快构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不懈地完善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解决制约农机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要有国家政策法规强有力的支持保护和调控引导。要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加快构建相互衔接、综合配套、有效实施的农机化政策法规体系,努力提升依法促进、依法管理农机化的能力水平。在政策方面,要按照顶层设计、组合使用、突出重点、稳定渠道、规范实施、扩大效用的思路,围绕降低农机购置使用成本、保障农民经济利益这个核心,突出支持薄弱环节跨越发展、新型主体培育壮大等重点,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基建扶持、金融保险等多种政策工具,稳定财政投入渠道、强化政策落实监管,充分调动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主动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的积极性、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农机手自觉遵守安全法规的积极性。要高度重视农机化政策法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工作,提高研究的系统性、前瞻性、预见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政策创新提供储备。

  二是坚持不懈地完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农忙时节农业生产缺人手、技术推广难到位、作业质量难保证等问题,适应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的需要,必须创新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要以培育壮大新型服务组织为重点,以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动力,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政府的支持服务为保障,组织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品牌化程度高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加快提高组织化程度。按照“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支持农机专业户发展成为农机大户,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普通农机专业户和农户,采取机具入股、技术入股、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创建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推动农机合作社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成立合作社联社,探索发展农机作业公司。要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质量。在增加数量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质量,要引导合作社实施民主决策、规范运作,建立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注重品牌建设,开展多形式服务,为农民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程化、高质量的农机作业服务,实现成员经济效益**大化,增强服务组织的生命力和活力。要持续优化农机服务市场环境。从发布供求信息、规范市场秩序、调解市场纠纷、保障燃油供应、支持建设区域性高性能机具维修中心、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环节入手,形成“统一规范、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农机服务市场。

  三是坚持不懈地完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解决农机化科技“有体无系”、“有专家缺团队”、新技术和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适应农业机械化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的趋势,必须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需求为导向,生产制造、教学科研、推广使用等密切结合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目标是:尽快培养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团队,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共性技术和产业发展亟需的重大集成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科技型企业集团,显著提高我国农业装备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支撑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在创新方向上,要坚持着眼长远发展、面向产业需求,实现五个统筹发展:统筹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升级所需机具与现代智能农业装备,统筹发展农业生产关键作业环节技术突破与全程机械化装备集成,统筹发展规模化作业与丘陵山地经济型作业装备,统筹发展大宗粮食生产与经、饲、果、牧、设施生产装备,统筹发展农机农艺相融合与节能环保技术,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在扶持重点上,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突出支持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农机领域创新团队建设;发挥农机化政策导向作用,鼓励企业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新产品,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四是坚持不懈地完善农机化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重点打造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机化人才培养,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要培养复合型农机化管理人才,制定实施农机化管理人才能力提升计划,以农机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科技素养好、开拓能力强的管理干部队伍,提高指导和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水平。要培养专业型农机化科技人才,以各级推广、鉴定、监理机构一线业务干部和技术人员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具有专长的农机化技术人才队伍,承担起技术普及、质量把关、安全监管的重任。同时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推广示范项目,重点集聚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中青年农机化装备技术科研领军人才、农机化发展战略研究专家,支持鼓励他们潜心研究、多出成果。要培养职业型农机实用人才,实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在抓好新购机农民培训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培养造就出一大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同时又会农机经营管理、创业兴业的新型农机手、职业化的农机经营者、合作社领头人,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代新型职业农民。

  五是坚持不懈地完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农机化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和信息宣传等五项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依法规范、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紧紧抓住全社会重视农机化工作的时机,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做到省市县乡有专门机构、有专岗人员、有必要条件手段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对农机化公共服务的需求得到有效响应。要抓住国家实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的重要机遇,改善推广工作条件,提高推广效率,加快农机化技术普及应用。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依法依规鉴定、依法依规监理、依法依规处理投诉,严把产品质量关和安全关,切实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完善农机化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面向社会提供及时有效的农机化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以信息化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

  健全五个体系是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长期工作任务。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三、奋力扎实工作,继续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现农机化“十二五”规划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农机化科学发展引向深入,对于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2013年农机化工作,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上有新进展,力争农机化发展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主要目标是,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59%;水稻机械化种植、玉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33%和45%,较今年分别提高3个和5个百分点;油菜、甘蔗、棉花等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有突破性进展,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在工作着力点上,要突出“促发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强能力、保安全”。促发展,就是要巩固农机化发展的好形势,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加快主要农作物全过程、农业全领域机械化步伐。调结构,就是要推进农机装备结构持续改善,加强薄弱环节、后进领域和落后区域农机装备建设。提质量,就是持之以恒地促进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服务质量、维修质量不断提高。增效益,就是要大力激发农机社会化服务活力,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强能力,就是要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理念,提高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能力。保安全,就是要管控好农机化发展中的各类风险,维护好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和工作着力点,2013年要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突出规范实施,认真落实农机化发展政策。高效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补贴机具关键农时用得上,作用早发挥。加快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基地、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及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善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稳定投入渠道,继续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争取扩大农机深松整地、机械化秸秆还田等关键环节作业补贴实施范围和投入力度,协调推动农机政策性保险、抵押贷款、库棚用地等政策落实到位。改进政策落实监督检查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政策实施规范度、受益对象满意度。扎实开展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工作,为准确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针对薄弱环节争取扶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发挥补贴政策、推广目录和重大项目的导向作用,支持农机工业、农机流通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问题,我想强调几点。近年在农财两部不断完善措施办法和反复强调纪律要求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屡屡出现违法乱纪问题,毁了干部、损了形象。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全体同志务必警醒起来,从违规违纪案件中汲取沉痛教训。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和市县农机化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教育、监督和约束,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彻底整改,绝不能心存侥幸、以身试法。务必做到令行禁止,绝不能将各项政策规定束之高阁、置若罔闻。务必强化监督制约,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确保关键岗位重点环节权力得到有效制约。务必严惩违规,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落实行政问责制,督促地方依法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确保扶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第二,突出引导扶持,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推出1000个全国示范社。加大服务组织扶持力度,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精心组织主要产区、重要农时、重点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充分发挥农机在抢农时、争进度、保质量、抗灾夺丰收等方面重要作用。结合实施水稻产区集中育秧等项目,增加适合机插的秧苗比例,引导企业改进生产适宜机型,加快完善双季稻地区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模式,持续提高水稻栽植机械化率。引导玉米种植标准化,突出补贴重点,增加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提高东北华北及黄淮海地区玉米机收水平。发挥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努力提高油菜、马铃薯、花生、棉花、甘蔗等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

  第三,突出技术集成,加快应用农机化先进技术。以加快农机、农艺、信息等技术的集成组装为重点,争取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条件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关键装备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进展。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推进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巩固强化国家推广机构公益性地位,提升技术普及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重点培养一批农机作业人才、维修人才和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以合作社和大户为主要对象,大范围推广农业部主推的12项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

  第四,突出标准执行,全面开展农机化质量管理。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要开展在用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和重点检查,规范农机推广鉴定和质量认证工作,确保工作程序不减少、工作标准不降低,把好机具质量源头关;严格执行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监督抽查不合格的等产品坚决取消其目录资格。在提高作业质量上,要通过宣传引导使执行作业质量标准成为机手的自觉行动。在提高服务质量上,要科学公正及时处理好质量纠纷,保护好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在提高维修质量上,要规范维修技术合格证审核发放工作,优化维修网点布局,依法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监督管理。

  第五,突出源头管控,依法强化农机安全监理。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标准,加快制定《报废农业机械回收办法》。各地要积极协调将农机安全监理各项经费按国务院文件要求纳入政府预算,积极推进农机免费安全管理、保费补贴等试点工作,扩大监理惠农政策覆盖面。继续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窗口、岗位标兵创建活动。加快改善农机监理装备条件。积极推广应用反光标识、动力自动切离等农机安全生产技术。强化农业机械和驾驶员源头管理,严禁违法发放拖拉机牌证,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第六,突出能力提升,不断加强农机化系统自身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必须大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水平。强化学习能力,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实践的良好风气,牢牢把握农机化工作的主动权。强化执行力,扎实开展农机化重大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及工作督查,确保落实到位。强化创新能力,敢闯敢试、勇攀新高,努力在农机化政策创设、管理创新上取得一些实质性突破。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一线了解需求、掌握动态、推广经验,千方百计为广大农机手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廉政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干部政治安全。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如履薄冰尽职责、心无旁骛抓落实、创先争优求绩效,切实落实农机化好政策、维护农机化系统好形象、巩固农机化发展好形势,继续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