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中国农机院院长李树君:国际化是我们的**终目标

作者:孙红梅 刘卓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5日 收藏

  农机院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抓住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机遇期,完善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成为产业技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站在行业技术的**前沿;完成了由科研院所向科技型企业进而向高端制造型企业的转型,将产业建设与发展工作由中试生产、规模化量产推向园区化集聚、国际化布局的新阶段,在全面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中国农机院进一步的壮大和发展,需要在规划和行动的顶层设计上,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思维和战略。中国农机院是否具备了这样的优势?他们的国际化之路将怎么走?中国农机院院长李树君给出了答案。

  《中国农机化导报》:国际化战略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必然要走的一步,中国农机院既然有雄心成为农机行业的领跑者,那么在国际化战略方面,拥有哪些优势?

  李树君:我们有信心走好国际化这步棋,因为我们五十多来年的国内外农机科研交流积淀为我们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比如亚洲农业工程学会(AAAE)秘书处、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期刊编辑部等国际知名农业工程组织落户中国,而且就在我们中国农机院。我们还多次成功举办了“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国际科技合作高峰论坛“等世界农业工程领域国际性学术大会,体现了中国农机院作为我国农机领域****科研院所的实力和在国际上获得的声誉与认可。另外,我们也承担了国家的援外培训项目,常年实施科技部、商务部的援外农机实用技术和官员培训,几年来,成功执行了四十余期各类国家技术援外培训项目。第三,我们承担了国家的许多援外工程及国际投标项目。种植、节水、收获、农产品加工设备在东南亚、中亚、南美、非洲、东欧形成了示范性用户群,这些交流和项目的实施都为我们农机院走出去,赢得海外市场做好了铺垫。

  《中国农机化导报》:您作为中国首位担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的学者,怎样看待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农业工程发展中的地位?这种身份对中国农机院走出去会带来哪些益处?

  李树君:中国的农业工程国际化之路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的是以汪懋华院士、高元恩和张际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早参与国际农业工程学会。我是1998年第一次参加在摩洛哥拉马特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农业工程世界大会,当时是代表时任机械部农装司司长高元恩参加的。在这个会上,我提出一个建议:国际农业工程世界大会能否到中国举办,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农业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那届大会对这个提议**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但这个提议却写进了会议纪要。那一年,参会的八九百人中,只有我一个中国人。2000年时,我又参加了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在日本举办的跨世纪纪念活动,那也是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第一次到亚洲开会,由于国际农业工程世界大会是每四年一届,我就提出能否在四年的中间在中国举办一次会议?这个提议得到通过。2004年,这个中间会议在中国召开,尽管只是一个中间会议,但规模却比世界大会还要大,光注册参会人员就超过1000人,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做了报告,国际农业工程学会来了历届的八九位主席,这次会议得到了国际农业工程学会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农业工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奠定了中国农业工程的地位,这次会议是我国农业工程真正国际化的标志或者叫分水岭。从此,这个四年一届的中间会议也成为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的一个例会,而且也要提前8年来申办了,我们将这次会议誉为国际农业工程的奥林匹克。时任中国农机院院长陈志当选为亚洲农业工程学会副主席。从1998年到2006年,我们国际化的速度非常快。2010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的第十七届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大会上,参会人员有900人,中国人加海外华人占到了100多人,从参会人数来看,中国农业工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2010年,我当选为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这与中国农业工程在国际上的影响,以及中国农机院、中国农机学会积极参与有关,当然,这也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和农业实力的增强密切相关。应该说,2000年以前,在国际农业工程领域,中国只是参与,从2000年以后,尤其是从2004年开始,是影响力逐步提升阶段,2014年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第十八届世界大会将到中国举办,必将使我国农业工程的国际影响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担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表明了中国农业工程界在亚洲乃至世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这种身份以及他所代表的组织,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广阔、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给了我更多与世界**流科研机构、大型农机企业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并与其建立很好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把国际上其他国家好的技术,好的科学家加入进来,还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合作交流、学术、展览,包括合资合作、经济贸易等全方位的相互合作,让中国的农业工程在国际化的平台上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同时,扩大了中国农机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为我院开展国际学术与科技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确定了国际合作伙伴。近几年,中国农机院连续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成功落户,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前主席Billstout、亚洲农业工程学会前主席Salokhe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纷纷担任我院客座教授,我们也不断派出年轻学者和研究生去国外培养,“请出去、走进来”战略得到进一步深化。

  《中国农机化导报》:目前中国农机院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有哪几种模式?这些模式将在中国农机院的国际化战略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李树君:主要是政府间项目和国际工程项目。政府间项目包括中美、中加、中智、中澳、中巴等,比如中国科技部与美国农业部开展的中美农业科技合作确定了6个优先合作领域,现在扩展到7个,包括自然资源管理、农业生物技术、节水技术、农产品加工、奶制品生产与加工和生物燃料。通过这些领域项目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中美农业的交流和发展。中国科技部与美国农业部的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为以中国科技部和美国农业部主管副部长为领导、两部委主管部门官员和每个领域中美各一名首席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中美联合工作组每年召开一次联合工作组会议,以推进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我是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首席专家,今年的联合工作组会议在山东东营举办,我代表7个领域做了一个系统的工作报告,梳理了从2010年到现在,7个领域开展的合作,美方对中方的报告非常满意,给予高度评价。这些政府间合作中方的办公室很多就设在中国农机院。这对中国农机院了解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装备技术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也为我们掌握一些行业的高端技术提供了信息和技术上的储备。

  除了政府间的项目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国际工程项目,如国家14个援助非洲项目之一的津巴布韦农业示范中心就是由我们中国农机院来做的,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过去中国企业都是做贸易,将产品卖给他们,顶多教给他们怎么用就完了,没有其他的服务跟进。如今,我们改变了这种方式,将这个示范中心当成一个桥头堡,把整套的技术、全套的装备通过这个中心输送出去,不仅卖装备,还要帮着对方建立现代农业设施和农场,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一体化,是从田间到餐桌三位一体的,**终是要让非洲朋友吃到粮食,帮助他们解决饥饿问题。当然,这个示范中心只是一个桥头堡,我们要把这种模式通过津巴布韦辐射到整个非洲。目前,在美洲,我们正在承建一些成套工程项目,在东欧,我们与乌克兰签订了一个两国政府间全面战略合作的农业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还要将触角由东欧伸向中亚;我们也正在考察印度,看能否在印度扎根;同时与越南农业工程和收获后技术研究院合作,准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在越南建立基地,将产品辐射到东南亚。总之,我们现在一定要有走出去的战略构想,非洲、东南亚、中亚、南亚、北美、南美都要有我们的足迹。我们的计划是在“十二五”末期,完成海外布局。

  《中国农机化导报》:您的构想很宏大,而且一些构想已经在启动或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也不可否认,中国农机院承担了很多学术方面的活动,作为一个企业,这些活动要牵扯不小的精力,您怎么看待学术活动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

  李树君:我认为学术活动无论对科研院所还是对企业来说都很重要,如果不推进国际农业工程世界大会在中国举办活动,我们在国际领域就不会有影响力,在国际领域没影响,我们就走不出去,也请不进来。现在,我们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比如我作为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就可以把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主席或其他国际专家请到中国农机院来讲学或做客座教授,请他们来我院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就是把国际化的思想和语言水平带给我们的学生,还能带来一些前沿技术,**主要的还是国际化氛围,我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第二,还可以通过他们把我们的学生派出去,比如派到美国和加拿大联合培养,派出去的学生用英文写论文,回中国农机院用英文答辩,要让他们在理念上与国际接轨,这样就真正实现了中国技术和国际技术的融合问题。

  《中国农机化导报》:无论是承担援外实用技术和官员培训,还是承担政府间项目以及国际投标项目,从目前来看,这些项目或多或少地为中国农机院海外战略提供了一些便利,但真正的走出去,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还需要在海外立住足。就目前中国农机院的产品层次来看,还无法与国外农机巨头的产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做这些项目是否能给中国农机院带来了一些提升?

  李树君:当然会有所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也是**主要的是观念上得到提升,以前我们更多地盯着中国市场,只是想把中国的事情做好,现在我们转变了观念,我们要用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理念来提升我们的工作。第二就是从技术、层次提升方面,到了非洲以后你才会看到中国的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而你到了美国和德国,就会觉得我们的技术真的不行,相差甚远。这说明我们中低端产品可能赶上一些国家,但高端产品的差距实际上在越拉越大,我们可以利用优势的小型中低端产品去辐射和装备非洲或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而通过到美国或加拿大学习,全面拉动和提升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农机化导报》: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中国农机院在国际化战略中将怎样把科研院所属性和企业属性相结合?

  李树君:这个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中国农机院是一家企业,首先就要完成企业本身的使命,也必须按照企业的规律去发展,对中国农机院来说,我提倡要做大,甚至要先做大,再做强,或者说同时做大做强,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认为**核心**本质的竞争力就是自主创新,这一点我们永远也不能忘。做大做强是为了在市场中不被淹没掉,中国农机院要是没有自主创新就啥也不是。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释。

  第一,从中国农机院自身来讲,需要自主科技创新,如果中国农机院不创新,那中国农机行业就谈不上创新,我这样说并不是夜郎自大,而是历史形成的这样一个地位,也是中国农机院想做大做强必须做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第一职能是按照企业规律,去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创造。

  第二,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农机院承载着国家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甚至承载着国家农机工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联合国内农机行业进行科技创新,国家的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作为一家有着国家级科研院所属性的科技型企业,如果闭关自守,就不可能创新,更不可能追赶世界上**先进的技术。这就是中国农机院搞学术交流和国际化内在的动力要求,不是说谁逼着我们搞自主创新,也不是说为了搞国际化让自己出名,企业自身的内在动力需求和国家的战略需求驱使我们必须这样去做。你要想创新,没有学术水平,就不可能实现,没有研发能力更不可能有产品创新,你不跟踪国际潮流、不搞国际化,更不可能追赶国际前沿技术。比如中国农机院花上百万元举办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人家就会知道中国农机院很有实力,当我们走向国际,人家就可能说,跟他们做买卖肯定没问题,它的产品肯定可靠,这就相当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信誉。

  《中国农机化导报》:在2012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中国农机院推出了统一的农装品牌,这是中国农机院第一次以一家企业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也是中国农机院正式向打造国内**流、国际知名的民族工业大品牌迈出了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一步,在提升产品国内占有率的同时,中国农机院下一步的国际化战略是什么?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加强与国外知名农机企业的合作?

  李树君:第一,从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讲,我觉得**主要的还是人的问题,这是**核心问题,也是我们的短板,中国农机院要想真正走出去,**核心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尤其是国际化人才。比如说我们要在国外办一家企业,谁能真正把这个企业管起来,并且运行良好,这是**现实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国际化战略**核心的就是国际化人才战略。这是我们所有战略的核心。没有人,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什么事情也都办不成。

  第二,我们不是简单地走出去,走出去请进来谁都会说,但我们是要在国外建组装厂、建合资厂、设办事处,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走出去战略。我们的第一步是先设办事处,然后再合资、独资。严格意义上讲,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我们照着人家学就行了。我们学术国际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产业国际化和产业的跨国经营,让中国农机院**终成为跨国集团,这是我的梦想。我想用3-5年时间把它做成,这样说不是吹牛,而是形势所迫,如果我们不按这样的速度去做,就来不及了。市场留给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所剩无几,我们必须挤时间、抢空间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如果没有这种危机意识,早晚会走向灭亡。

  当然,我说的国际化也不排除与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合作或合资。作为国营企业,有它非常强势的一面,也有它非常弱的一面。说它强势,主要体现在资金、无形资产、政府资源等方面,但说它弱势,是因为它的管理理念落后,行动速度比较迟缓,民营企业决策机制灵活,反应速度很快。因此,我们要引进并嫁接民营企业的机制。嫁接有两个渠道,一个就是与民营合资,把它的理念和优点学习嫁接过来。另一个就是与外国资本合资,学习世界先进的理念。我们有这两条路可走,也只有这两条路才能有效地把我们自己发展好。

  李树君简介:

  亚洲农业工程学会(AAAE)主席,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常务理事、农产品加工分会副主席,国际食品工程学会(IAEF)国家代表,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六大优先领域之农产品加工中方首席专家。现任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学会理事长,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会长,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camn.agri.gov.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