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eplay888备用网址 河南豪丰:30年磨一剑
河南豪丰:30年磨一剑
2013年4月,河南许昌。
记者在董事长办公室,见到了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林。
这是一座刚刚落成的办公大楼,坐落在许昌县张潘镇S237省道边上。这几年,道路两边陆续建成了新的厂房、培训中心、产品展示厅和博士后工作站,加上周围上千亩的试验田,一座现代农机城正在张潘崛起。“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豪丰高新技术工业园。”刘少林说。
10多年前,河南豪丰还是一个区域性的农机企业,生产一种普通的农机具——小麦播种机。如今,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县,有1500多家经网点。产品包括:旋耕机、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花生联合收获机、方草捆压捆机、智能免耕机、深松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等十九个系列一百二十多种产品,成为全国**大的集农机具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河南豪丰30年一路走来,一路风雨、一路坎坷,透过豪丰的发展,其实讲述的正是中国农机工业萧条与繁荣的故事。
忆往事,“几乎无路可走”
刘少林是河南豪丰的创始人,也是这个企业发展的见证人。1983年,刘少林拿出仅有的30元钱,带领两个年轻人创办了“许昌县张潘乡农机具修理门市部”,这就是河南豪丰的原点。
在今天豪丰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他并不愿意提起的记忆。“过去经验很少,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在技术、管理和决策上的失败,几乎是灭顶之灾。”“与其说豪丰在成长中走向成功,不如说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刘少林说,他今天心情忒好,愿意把这段历史喷的详细一点。
那是在1989年,豪丰研发第**款秸秆粉碎还田机。由于仓促上马,在研发、生产和试验环节都缺乏经验,“找了一块没有多少玉米秆的地试了试。秸秆粉碎、灭茬覆盖各环节还算正常,效果也可以。”刘少林说,“我们当时蛮有信心,很有把握。”就与农机公司达成口头意向,计划在1990年推广500台。
谁也没有想到一年后的一幕。等到第二年8月份,机子一下地全都傻了眼。因为当时能找到的**大牵引力就是12马力四轮拖拉机,对付很粗的玉米秆,要完成粉碎、除根、松土、还田等作业,机子负荷太大,拖拉机原地打转干冒黑烟就是不走。怎么办?对于危机的处理,刘少林坚持了一个企业家**基本的信念,“全部收回报废,不能砸了牌子丢了人。”要命的是,当时只有60多人的农机修理部,固定资产30多万元,光成本一次就赔进去40多万。“一夜输了个底儿朝天,几乎是无路可走。”刘少林回忆说。
今天回过头来,只能说这个产品生不逢时。那时,农村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当低,中国农机市场正处于低谷。当时,**大的拖拉机恐怕就是“上海50”了,然而一个公社也找不到几台。今天,1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已经很普及了。刘少林感叹,“能有今天的好形势,要感谢党的惠农政策好,我们算是乘上东风,赶上了好时候。”
话再说回来,就在9年后的1998年,豪丰又遇上一件大事。当时,豪丰与东北一家国营联合收割机厂达成合作协议,合作装配小麦联合收割机。对方负责关键零部件采购和技术把关,豪丰负责投入资金,也就是所谓的联合开发。
结果可想而知。由于对方采购的关键零部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导致组装的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装配了32台全部滞销,“非常令人痛心,光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就扔进去400万元,赔的一塌糊涂。”刘少林回忆说,“**终只能当做处理品甚至废铁处理掉。”
从1989年到1998年,豪丰遭遇了两场难以承受的灾难,在企业的“寒冬期”,依靠所有员工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在社会的帮助下,凭借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终于共度难关。“我们终于闯过来了,但每当回想起来,依然惊心动魄。”刘少林说。
2002年以后,豪丰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河南豪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游客发布于2021-07-07 13:33我刚买了一台豪丰三行玉米收割机,不知道好不好用。 --来自beplay体育官网app 手机版
-
张玉奇发布于2018-08-05 09:51符合实际,我是用户我去过该公司。 --来自beplay体育官网app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