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牛盾:让金融支农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 本站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7日 收藏

让金融支农形成良性循环

——访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

  针对金融支农,虽然国家已出台了许多政策,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两会期间,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

记者: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您认为应怎样解决?

  牛盾:第一是政策方面的因素。我国经济体系中,农业、涉农企业相比工业等领域都是中小微型的。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制定上首先要向中小微型企业倾斜,更应该向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农业中小微企业进行倾斜。第二,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深入到农村的金融系统。虽然在农村金融的利润可能比较薄,但是金融机构也不应该“嫌贫爱富”。如果金融机构到农村潜下心来,俯下身来,把根扎到农村,我相信仍然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记者: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但是针对农业机械的金融服务却非常少,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牛盾:举个例子,我们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叫做“农业机械的饥饿难题”。原来一个农户购买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年也就用十几天,剩下的300多天里机械就闲置了,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我国发明了以市场化、社会化为主导的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引发了一场农业机械的技术革命。比如,原来对于联合收割机,我们更重视的是其收割能力、较少抛洒损失的能力,不太重视其行走的能力。但是由于我们要进行跨区作业,就必须重视收割机的行走能力。而这样的需求就反馈到了农机生产企业那里,促进了企业的研发生产。为了推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国家又出台了两项重要的政策,就是购置农业机械补贴和柴油补贴。有了这样的政策推动,这些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非常迅速,保有量和总动力基本上都是世界第一。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金融就跟不上发展。比如,跨区作业机手在作业期间,每天都有现金收入,他们带着大量的现金南征北战,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金融机构可以一路上跟着他们,你有钱了给我,我帮你保管,然后等你作业完了回到家乡,在家门口的银行提钱就行了。反而是一些跟着农机手进行农机维修服务或者加油服务的企业发现了这个商机。这就是说,金融机构必须深入到农村,热爱“三农”,了解“三农”,才能干好。如果金融机构不愿意这样干,我们就寄希望于改革,可以让别人来干。我很肯定,只要放开这个领域,一定会有人来干。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应该注意的地方。

记者:很多金融机构提出农民购买大型农机具等的抵押贷款问题很难解决,认为风险不可控,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牛盾: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提法就是国家如何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农民有了更多的财产权利之后,他就可以更好地进入我国的金融体系和信誉体系之中。哪些是农民的财产权利呢?我举两个例子,一个就是农民的宅基地,政策规定了可以抵押、流转、出租。还有就是农民在农村的房屋财产权、农民集体资产经营收益分配权,还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我们从政策层面来设计,赋予农民宅基地的用益物权,这在法律上也已经有了明确规定,这意味着农民以后对于贷款的偿还能力就没有问题了。有了政策的规定,有了好的环境,有了金融体系的支持,他们投入的积极性就会不断地被调动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解决农机具的抵押贷款问题,您认为还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牛盾:关于农机具的抵押贷款,我们确实需要做试点。首先,它需要有一个好的评估体系,评估完了之后,谁来进行认证,如何变现等等问题,都是在市场机制下运行所必须要求的环节。另外,市场交易机制如何建立,不能让农业机械旧了就扔在房前屋后,日晒雨淋慢慢报废,这是极大的浪费,对环境也是污染。从农业机械的检测、认证到抵押、变现,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如何让这一机制更加地便利和有效。关键是我国农机手太多了,全国有2000多万人,这样庞大的数量,又分布在条件不同的地区,世界上都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案例,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完善的政策确实需要好好思考,目前来看的确还不太成熟。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lnnj.gov.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