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农机?

作者:中国农机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4日 收藏

  根据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将进一步发展,农机市场前景广阔,但要根据农民的需求来发展农机才是抢占农机市场的关键。

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农机?

  农机发展现状

  工信部在《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中作出了类似的表述:我国生产的多数农机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以及产品结构等指标,相当一部分只达到经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20世纪70年代水平,少部分产品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技术水平,个别产品达到20世纪末期国际技术水平。尤其是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方面差距更为明显,短期难以突围。“不少高端农机技术差距在30~40年之间。”

  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处于中等水平,低质、低端占比高。“主要表现在低端农机产品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中高端农机产品、满足农艺需求的产品明显不足。”

  其次,农机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2015年,我国仅拖拉机企业就近200家,生产工艺水准不一、规模差异大,鱼目混珠,质量和性能得不到保障,使现有产品水平严重滞后于现阶段农业生产中高端需求。另外,农机装备的高端技术研发不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农机装备的创新研发参与度较低,产品核心竞争力不高等问题不容忽视。

  农机供给侧发展为农机发展提供方向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将通过瞄准高端农业装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适应性技术难题,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农业装备的深度融合,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为目标,以发展先进适用、低排放、低污染、高能效、高效率的环保型农机产品为载体,提高农机产品的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同时致力于推进基于农业生产的作业、服务、信息等多方位支持的全程解决方案,促进农业装备产业升级,并迈向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强国。

  事实上,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农机企业的共识。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正在通过整合资源、战略重组和自主创新快速地进入中高端,并向高端转移,努力改变国内农机中高端市场几乎被国外洋品牌垄断的局面。

  供给侧改革,看似是对生产者的要求,实际上是供需关系的变革,通俗的说法是:不再是你生产什么,我就买什么,而是我需要什么,你就要生产什么。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需要不同的农机,农机也要因地制宜。例如,全国正在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对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政策支持。随着作业面积、作业量的增加,从深松机设计时的机身弯度怎样才能节省动力,到机具所用的金属元素配比怎样才能让机具更坚固,这些都需要深松机生产企业改进和研发。

  调整农机的生产结构,有利于农机的发展创新,农机的供给侧改革对农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要求,也为农机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互联网+助力农机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3S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形成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时代将会到来。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打造现代智慧农村。

  为加快智能农机大数据应用,有效推动智能农业发展,制定智能农机大数据应用专项规划,建立数据标准、制定配套政策,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农机作业信息、农业地理信息、气候土壤信息、智能农机决策支持信息等应用功能,统一到一个信息化平台实施管理,实现对农业大数据的集中化管理和应用。

  中国农机市场的发展前景巨大,农机发展要迎合老百姓的发展需求,不能盲目。我国农机工业虽然在快速发展中,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还有3000多种农机装备需填补空白,这一方面显示了我们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农机工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http://www.camn.agri.gov.cn
  •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