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eplay888备用网址 人民日报:农业机械化需要专精特
人民日报:农业机械化需要专精特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亟须推动转型升级,补上发展短板。
“三夏”时节走访麦收,真切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变化。过去一到农忙,在外打工的壮劳力都要回家收麦,可现在田间地头很少能见年轻人身影,收割机来回走一趟,几亩麦子就收获到手了。更先进些的,采用“一条龙”作业,小麦收获、秸秆回收、免耕播种等一次性完成,“三夏”变成了“两夏”。
然而,再到油菜主产区一看,对比就很强烈。农机化依然是制约油菜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田间管理环节多、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水平跟不上,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就拿**后收获环节来说,请人工不划算,一亩油菜需要三四个劳动力;现有的油菜收割机损耗大,一亩田要损失1/3的产量。按今年的市场行情,每亩少收入近两百元!”几位种植大户都说,现在油菜价格不错,市场需求旺盛,可是适用的农机跟不上,解决不了种收难题,他们也不敢多种。
大户一番话道出农机行业的痛点。当前,农村地区对中高端农机、多样化农机需求迫切,但相应的有效供给不足。农机装备在不同区域、行业中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如,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低;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平原地区快、丘陵山区慢,旱地发展快、水田发展慢;一些关键环节的机械化还没有实现突破。
农机装备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的重要指标。在当前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背景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与农业机械化率的显著提升有直接关系。以小麦为例,目前机收水平超过92%,黄淮海主产区稳定在96%以上,从种到收农民轻松省力。今后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亟须推动农机装备的转型升级,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补上农机发展的短板,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推动农业机械化,要补上创新短板。针对产业发展需求,鼓励农机企业、科研院所、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机手、土专家等大胆创新,农机、农艺结合,研发推广一批新型高效农业机械,力争在关键环节、核心领域实现突破,推动我国从“农机大国”向“农机强国”转变。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为企业减负松绑,既要扶持重点农机龙头企业,也要鼓励“接地气”的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
还要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集财政、金融、保险于一体、合力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近年来实施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极大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当前要根据农村的需求变化,不断提高补贴政策的导向性和精准性。还要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聚集、金融服务向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推动农业机械化,关键在人。要加大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既能熟练操作农业机械又懂农艺知识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机经营者队伍,为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和中坚力量。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