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小程序

约翰迪尔王茂林:困境中的坚守

作者:约翰迪尔 本站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7日 收藏

  现年39岁的王茂林大方得体的接人待物和谈吐透露出广阔的眼界和善解人意。通过深入交谈,就能发现他的见识和得体来源于他所经历的那些困境与在其中的坚守。时至今日,王茂林仍能清晰地记得自己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艰辛,而他也十分感谢那些艰辛给他带来了今日的成就。约翰迪尔则在他**艰苦的日子中,给了他雪中送炭般的支持,并为他带来了今日的财富。

  受父亲影响,注重品牌

  初中毕业后,王茂林便开始在父亲开辟的荒地中放牛、放羊,农忙时再帮父亲开拖拉机翻地。那时的王茂林,年轻气盛,一心只想要一辆摩托车。而父亲却将家里的大多积蓄拿来买了一台价格比别人家贵上近一万块钱的背负式收割机。90年代末,一万块钱对任何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时年少的他,对父亲的做法并不能理解。“别人家不都是用那种便宜的收割机吗?都出厂了,还能有什么问题?”他曾经这样与父亲争辩,而父亲为他上了关于农机的第一课,价钱不应该作为购买农机的第一标准,首先应该注重的是质量。

  没过两年,他便深刻理解了父亲这句话的含义。与父亲同时购买的便宜收割机,开始不断出问题,甚至耽误了农活。而父亲的到现在都还能正常使用。

  现如今,再回想当初,王茂林感叹,正是父亲当初的选择,为自己购买第**台约翰迪尔拖拉机,再到现在组建约翰迪尔机群,赚来了第一桶金,“如果不是父亲选择的那台机器,就不会有我后来这么大规模的机队了。”

  到二十世纪初,王茂林逐渐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机手的接力棒,与机手身份共同承接过来的是父亲对质量和品牌的看重,以及父亲对农机的丰富经验。

  2003—2004年,是王茂林作为机耕服务机手名声初显的两年。由于耕地又细又平,附近的种植户都开始找他翻地,业务量陡然翻了几番。“因为父亲告诉我,要做好营生,才有发展希望。”对机器的了解以及对服务的负责,使得王茂林获得了当地人的信任。

  2006年,由于业务量的继续增大,以往的机器已经不能满足作业需求,王茂林决定再购买一台功率较大的拖拉机。

  而对于买什么样的拖拉机,王茂林并不曾有任何犹豫。“当时也有人买那些杂牌的,但我看着都不好。”对于杂牌机,王茂林并不“感冒”。相反,他看上了约翰迪尔804。其实,在这之前,王茂林并不了解约翰迪尔品牌,通过到现场的一番考察,王茂林看着这台804“轴距大又结实”,当即便付款提货。

  804并没有令王茂林失望,在接下里的几年作业季中,并未出现任何大的问题,而直到现在,这台804仍在服役。

  2008年到2009年,王茂林接连买了3台约翰迪尔904拖拉机,“当时,904已经比其他国产机贵了一万多块钱。”王茂林回忆到,但父亲传承给他的品牌意识,已经根植于心,加之约翰迪尔拖拉机的结实耐用,所以从这3台机器开始,约翰迪尔成了王茂林心中那一抹不可替代的迪尔绿。

  困境重生,迪尔功不可没

  2013年春节,是王茂林终生难忘的一个春节,年初六,他便坐不住了,背负着100多万元外债,他与朋友一起离家“谈事儿”。而这一切,都源于他要种地这个决定。

  2010年,王茂林已经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农机手,业务源源不断,而在自己作业的同时,他也将业务介绍给其他机手。虽然当时也流转了800多亩土地,但业务重心仍在农机服务上。

  转折点在2011年。鄂尔多斯地处黄河中游,土地肥沃广袤、人烟稀少,前几年便有不少下乡资本入驻开办养殖场,并流转了大量土地种植牧草。这些养殖场,便是王茂林的重点服务对象。

  而在这一年,不少养殖场看到了机耕服务的收益可观,便自己购买设备作业,致使王茂林服务量骤然减少。此时,王茂林意识到,仅靠作业服务,怕是不能再如以前一样创造利润。他当即决定,还是得自己种地,一方面利用服务量减少而闲置下来的农机,另一方面再创造新的收益。

  就这样,2011年,王茂林与一家牧场合作,流转1600亩土地种植青贮玉米。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依托于自身土地,王茂林开始从以往的只做机耕服务和零碎的收割服务,转向提供耕、播、田管、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服务。

  而这一年,王茂林组建的“丰茂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并购入约翰迪尔1204、1254等大型拖拉机,组建了完善的作业机群。关于“丰茂合作社”,王茂林告诉记者,这个名字是在心中酝酿多年而得,“茂”取自自己的姓名,意喻着牧草茂盛;“丰”取自于“王”,“王”生根发芽便是“丰”,意喻着农业丰收,合起来就是农牧业兴盛的意思。

  看起来,一切步入了正轨,然而,在2012年,灾难发生了。

  这一年,王茂林流转了2600亩河滩地种植青贮玉米。在经过半年的忙碌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毁掉了他所有的辛苦——黄河水泛滥,淹掉了所有的青贮地。王茂林背上了对他来说前所未有的巨额外债,先期投资的土地流转款、农资款等都付诸东流。

  因此,2013年的春节,是王茂林**为不安的一个春节,面对巨额外债,面对来年春播,一筹莫展。

  “不行,这样干坐着一点用都没有。”王茂林这样告诉自己。于是,年初六,王茂林约上几个朋友,出门看地。他明白,如果这样一蹶不振,那一辈子钱都还不完,只有继续干下去,才有希望。

  地看好了,然而,钱从哪里来?

  王茂林狠狠心,卖掉了一台约翰迪尔904和1204,共计20多万元,加之卖掉其他的机具,共收入60余万元。春节过后,拿着卖设备的钱,王茂林和2个朋友合作,一起将3000余亩看好的土地播上了种。

  王茂林告诉记者,这两台约翰迪尔机器当做二手机卖掉,他并没有亏本。2008年购买的约翰迪尔904,在2013年卖掉,价钱跟他的购入价只差了几千元,而2011年购买的1204,在作业1000余个小时后卖掉,更是一点折旧都没有。约翰迪尔竟然有这么高的保值率,也令他惊讶不已。

  约翰迪尔不仅帮他种上了来年的土地,2012年利用约翰迪尔机器进行作业服务,更是为他赚回了欠债的利息,“不然我要还的钱只会更多。”王茂林感叹。

  汉诺威观展,倾心迪尔进口机

  经过2013年的辛苦劳作,2014年,王茂林还清了欠款。

  出于业务量需要,2015年,王茂林全款购入约翰迪尔6B-1404拖拉机。并在这一年,有了积蓄的王茂林带着老父亲和当地的马铃薯种植户一同去汉诺威农机展参观,在这个欧洲第一大农机展上,王茂林见识了国外农机的先进性和高科技。

  那是王茂林第一次见识到那么多的国外农机,令王茂林惊叹的是,国外农机与国内农机完全不同,不仅智能化超前,而且还很贵,“基本都要上百万”。

  这次观展对王茂林的震动是极大的,他见识了国外技术先进、性能超前的农机,也见识了国外与国内完全不同的农机消费观,只看品牌,不看价格,这个观念在国外更加突出。因此,“买进口机”这个种子开始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哪里人**多,哪里的设备就是**好的,我就去哪里看,约翰迪尔展位是人**多的地方,人山人海的。”时至今日,王茂林回想起来约翰迪尔展位的盛况,仍是惊叹不已。此时,王茂林开始寻思买台约翰迪尔进口机,他当场便看上了约翰迪尔8000系列青贮收获机。

  回来后,王茂林开始着手8200青贮机的购买。

  按照以前的习惯,王茂林买设备都会向熟人借钱,定期还利息。然而,经过黄河水淹一事,王茂林深深体会到了“墙倒众人推”的悲哀,被别人催债的滋味他再也不想经历了。此时,迪尔融资进入了他的视野。

  “整个过程,竟只用了短短半个小时就搞定了。”王茂林回想当时签订融资合同的时候,竟然是这么得简单快捷。“迪尔融资确实十分方便。”王茂林后来评价,只要用户的银行信用没有问题,真正懂农机,能够真实讲述作业收益,迪尔融资都能通过。

  此外,王茂林觉得,迪尔融资的包容性强是他选择使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如果当年用户遇到可以解释的还款困难,迪尔融资可以延长还款期限,这比民间借贷好很多;另一方面,迪尔融资可以同时融资购买多款产品,购买其他设备完全不受限制。

  因此,在迪尔融资的帮助下,王茂林又在2017年购买了约翰迪尔R450进口自走式割草机、约翰迪尔F440进口圆捆机和约翰迪尔7M-2204拖拉机。

  而今,王茂林已经拥有6台约翰迪尔不同马力段拖拉机以及3台约翰迪尔进口畜牧机械。此外,采访时,王茂林表示,还将再购买一台约翰迪尔6B-1404或6J-1654拖拉机,配套新买的圆捆机和割草机。

  而王茂林的约翰迪尔军团还将不止于此。

  在未来,王茂林计划流转1万到1万5千亩土地,分别种植青贮和玉米。届时,他准备购买约翰迪尔S660联合收割机,配套玉米割台收获玉米籽粒,再配上烘干塔,形成从耕到收获后处理一体化农机服务。

  “此外,我还准备将设备都换成约翰迪尔大型机器。”在经历了重重困境的磨练和洗礼之后,对于未来,王茂林并不畏惧,反而充满希望。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

分享到:
新闻来源地址: //www.geroptin.com
  • 朱峰
    发布于2019-01-07 08:52
    融资是怎么回事  --来自beplay体育官网app 手机版
加载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