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eplay888备用网址 “甜蜜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甜蜜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养蜂业是农牧业绿色发展的纽带,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维护生态平衡、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被社会大众称为“甜蜜行业”。近日,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养蜂业发展。
我国养蜂业历史悠久
据资料显示,我国养蜂业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就在西班牙发现了山崖上的取蜜壁画。2000万年前我国东部温带区即有蜜蜂存在。据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蜜”字记载,也证明了早在3000年前我国人们已开始取食蜂蜜。
古今中外,人们从各自的养蜂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地把它们上升为理论——养蜂学。尤其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养蜂学大量吸收了其他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其内涵和外延都大为增色,如机械化养蜂,每人可饲养几百群到上千群,而手工饲养每人一般只能养几十群,工效提高几十到几百倍。通过蜜蜂育种而选育出具有不同功能的高产优质蜂群。
随着农业的发展,不少人将养蜂业和农业密切结合起来,蜜蜂授粉使农业大幅度增产,而且是增产潜力**大的措施。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养蜂是造福人类和社会的“甜蜜”事业,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天然营养食品和保健医药品,部分产品还是化工工业的原料;它不仅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传统的出口商品,还能为农作物授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有起到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养蜂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全国生产商品蜂产品的蜂群近500万群,年产商品蜜20余万吨,王浆近千吨,居世界之冠。在国际蜂产品贸易中,我国蜂蜜年出口量达七万余吨,王浆区年出口量达三四百吨,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1/3和4/5。但是我国养蜂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这和国内农业及国外养蜂业相比均有相当的差距。
不过,目前我国养蜂面貌仍落后于国外,生产极不稳定。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养蜂是野外流动作业,机械装备程序差,基本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其二是运输蜂群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偏远地区的蜜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加之蜜源资源受制于自然因素,流蜜量难以预测,致使养蜂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其三是产销分割,养蜂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低,蜂产品流通受限,加上蜂产品价格不尽合理,比较效益偏低,资金积累较慢,在经济发展地区不少蜂农已转向二、三产业,从而影响到养蜂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政策大力推进养蜂业发展
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养蜂业的发展。《关于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各省可结合本地实际,支持蜜蜂良种场或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升养蜂业装备现代化水平。《通知》强调一是支持蜜蜂良种场建设。在充分考虑蜜蜂良种需求的基础上,选择蜜蜂良种育繁推体系基础较好的区域,新建或改扩建1个年生产1万只以上西方蜜蜂生产用王的种蜂场或年生产5000只以上中华蜜蜂生产用王的种蜂场。原则上种蜂数量达到西方蜜蜂150群以上或中华蜜蜂100群以上,品种血统来源清楚并已经国家审定或鉴定通过,具有相关技术人员和设施,有较强的技术能力,能有效控制蜂王交尾,开展生产性状评价。二是支持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选择1个龙头企业实力较强、产业链健全的蜂产业优势区域,以现代化养蜂基地、区域品牌培育和技术示范推广等为重点,提高蜜蜂标准化养殖水平,打造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设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区域内蜂群要达到一定规模,原则上西方蜜蜂达3万群以上或中华蜜蜂达1.5万群以上,生态环境优良,技术力量较强,蜂农合作社发展较好,产品加工营销有基础的县(区)。三是提升养蜂业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养蜂机械购置补贴支持力度,对养蜂机械实行敞开补贴。鼓励各省结合本地实际,将有关养蜂机具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积极支持鼓励先进养蜂机械的研发推广,促进养蜂机具推广应用。
同时,中央财政通过2018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每省安排500万元。各省要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实施内容,科学测算细化补助资金,明确具体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和支出内容。
鼓励各省按规定统筹整合其他相关渠道资金,支持蜂业质量提升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协同推动特色畜牧业发展。
未来将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表示,近些年来,我国对于蜂蜜产品的管控越发严格,我国蜂蜜的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蜂蜜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涵盖了收购、运输、生产、销售、检测等各个环节,对蜂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也是有效的。《通知》上也强调,要求各地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养蜂业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节本增效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重要意义的认识,更加重视蜜蜂授粉酿蜜“月下老人”作用和“健康益友”作用,围绕养蜂业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以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为重点,探索建立蜂产业提质增效、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国蜂业发展质量。
王啉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蜂蜜的天然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知与接受,蜂蜜消费量日益增加,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颐寿园(北京)蜂产品有限公司总裁陈红军表示,好蜜源是优质蜂产品的根本。为了从源头上把控产品质量,颐寿园在云贵高原、大兴安岭等地建立了17处原生态养蜂基地;为了保证蜂蜜原料的稳定和新鲜,公司建立了有5000吨蜂蜜存储能力的地下蜜库。“近年来,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和食品安全监控有效,不少蜂产品加工企业在内部实施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王啉告诉记者,有了这些体系的运行,蜂蜜产品质量和安全在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控。
为了促进蜂产品质量管理,2012年,中国蜂产品协会建立和推广了蜂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以实现蜂产品收购、生产、加工、流通全程质量可追溯。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监督指导下,从全国各地工商、质检部门对蜂蜜市场的抽查结果看,中国蜂蜜产品合格率为87%。而在13%的不合格产品中,主要问题是标签标注不合格以及个别理化指标不合格,如水分超标、葡萄糖含量不达标等,以往掺杂使假的情况大为减少。
中国蜂产品,正在从青涩走向成熟。
科技创新成为未来发展新方向
《通知》强调,要建立种蜂育繁推体系,推行标准化养蜂生产,支持建立专业化养蜂场,提升蜜蜂养殖设施装备水平,引导生产成熟蜜等纯天然优质蜂产品,推动实现养蜂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创新,在养蜂行业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据了解,针对我国目前蜂产品市场仍存在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造假、掺假现象,外源污染严重,蜂产品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水平较低,蜂产品品质评价方法相对滞后等问题,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启动实施蜂业提质专项,专项涵盖蜜蜂健康养殖技术研发、蜂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五大任务,拟打造基于全产业链的蜂业提质工程,通过“产学研政银”五位一体,强强联合,合理配置资源,共同促进我国蜂产品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优质蜂产品创新联盟拟通过重大科技任务牵引、全国蜜蜂优势科研资源集聚、科学运行机制保障等手段,集聚全国农业科研优势资源和力量,构建统一高效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强调,实施蜂业提质工程、成立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是科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措施。联盟要坚持问题导向,构建覆盖上中下游一条龙的科研组织模式开展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蜜蜂的基因、授粉、健康养殖、规划化养殖等技术创新,开展优质蜜工程示范,开展蜂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发,构建蜂产品真实性状况监测监控平台,并挖掘蜜蜂产品营养功能,推进我国蜂业现代化建设。
专家指出,蜂产品企业要转型升级,推动中国蜂业向效益型转变。蜂业专家、行业组织和领导要为企业蜂产品的质量提高、技术创新等进行指导,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王啉表示,近些年来,我国养蜂业一直致力于创新升级,据初步统计,2003年至2012年间,我国蜂产业已取得国家专利6757项,其中,蜂蜜方面的专利510项。而一年一度的全国蜂产品信息交流大会都会发表一大批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对蜂蜜的生产方式、加工技术、储存环境、营销手段、营养分析、品质鉴定以及检测方法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有的论文结论还被加以应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