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eplay888备用网址 农机行业拐点5年,“技术造富”的时代已经来临
农机行业拐点5年,“技术造富”的时代已经来临
老王是内蒙知名的“老农机”,在农机流通领域干了30多年,前些年,他所创办的企业规模在当地可谓首屈一指,然而,就在2019年9月份,老王经营了半辈子的农机公司关门散伙了,“这两年市场差到了极点,有时候,一个月都不开张,即使是旺季,与从前相比,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的思路跟不上市场变化了,大半年挣得钱不够费用支出和职工工资呢,实在是撑不下去了,这不,处理一下库存,收一收账款,把弟兄们的工资结了,关门,我再想想别的行当的辙儿……”老王的语气里满是心酸和无奈。
自2015年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以来,农机行业发展速率出现大幅回调,产业格局出现颠覆性变化,存量市场特征显现更加明显,竞争更加激烈,农机企业尤其是传统品类的企业销售业绩可谓“一年不如一年”,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已经迫在眉睫。
一、行业发展轮动,从“跑马圈地”到“近身肉搏”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宏观环境影响,在补贴政策助推下发展起来的农机产业更是不能除外,其发展历程中有哪些特征?
01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结构调整正在进行
近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6%,创近年来新低。预计,2019年中国全年GDP增长6.1%左右。展望2020年,从实现“两个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大目标来看,年GDP增长需保持在6.1%左右。
众所周知,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从广泛的角度看,国际机构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一降再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所回落,但是基本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按照经济学家的判断,我国正处于转型过渡期,正在推动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传统制造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三个传统支柱产业的调整,这个阶段,要采取措施让这几个产业逐渐平稳着陆,同时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三大新支柱产业发展,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
02农机行业调整升级是大势所趋
经济发展大势如此,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一个细小分支的农机工业,理所当然地不可排除在外,转型升级是农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回顾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解放后至2004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之前,农机产业基础积累阶段,该阶段,国内农机供给一直处于极度匮乏状态,牛耕、人力是农业耕作的主要操作模式,产业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第二个阶段,2004年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后的10余年,农机产业超常规快速发展阶段(也被成为“黄金十年”),该阶段,在强大的用户刚新需求促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助推以及农业大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国内农机行业实现了10余年的超常规快速发展,以大田作物为主要作业对象的传统农机制造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10余年,农机产业规模年度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2012年农机工业规模一举跃升至全球第**,全国农机制造规模企业顶峰时年度数量超过2700家,大大小小的农机流通企业顶峰时年度数量超过超过万余家,农机工业规模年度增速和利润水平一直处于机械工业前三名的位置……那个阶段,农机行业真可谓是风光无限,也吸引了诸多资本的争相进入。
第三个阶段,2015年至今,农机行业调整升级阶段,伴随着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价格市场接轨、全球农机竞争加剧、用户需求升级等多方因素影响,国内农机行业发展趋向出现调头、市场节奏出现回落、产业格局出现转移,传统低端农机产品因为过剩饱和出现大幅下降,新兴小众产品因为市场刚需而不断勃兴,但是因为相互之间体量悬殊,小众产品上升份额不足以填充占据产业绝对比重的传统大众产品下滑产生的市场空白,行业下行趋势明显,2018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大幅下降15.76%,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创造了近20年新低,2019年整体发展态势依然延续了低迷的状态。
03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三大特征颠覆成规
进入转型升级发展阶段以来,农机行业增幅大幅放缓,产业盈利水平出现大幅回落,竞争更加激烈,行业发展呈现出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减速发展常态化。
近年来,农机行业存量竞争日渐明显,尤其是占据产业绝对比重的传统产品,因产品供给过剩、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市场主力逐步由增量需求转变为存量更新,需求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兴小众品类出现上升,但是尚处于产业培育期,体量成长需要时日,所以,处于调整升级阶段的农机行业,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减速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第二个特征,“赚快钱”一去不回。
在2014年之前,农机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因为市场有需求,一夜之间可以冒出许多“新风口”,在某些特定时间里,只要有补贴资质、有产品、有用户,就能够赚钱。但是,现在不同了,市场饱和了,业务难做了,必须在技术领先、产品领先、服务领先等优势下抢占市场份额,要展开“肉搏战”,要一点一点积累,谁也别指望着再能够“赚快钱”。
第三个特征,“洗牌”仍会继续。
今年以来,农机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几乎达到了20%的水平,农机制造、农机流通和农机服务企业的消亡数量超过500家,做企业如大量淘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一直在延续,也会在较长的时间继续进行。
二、角逐下半场,“技术造富”的时代已经来临
处于深度转型升级阶段的农机行业,不管是从全球竞争还是国内竞争的角度讲,下半场的角逐已经全面开始,如何胜出?
01由农机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是必由之路
现在,中国是制造大国,而且是联合国公布的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但是,规模“大”并不代表“强”,我们在很多领域与全球发达国家制造水平差距巨大,甚至于落后人家10几年、几十年,很多工业领域的高端机械设备国产化能力不足,还依赖进口。在全球化竞争日益充分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进一步发挥制造优势,把制造大国变成强国,才能够更有能力参与第三次全球化,进行全球资源配置。
我国农机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以来,也正在两个维度上进行着颠覆性变革和进步,一是产业短板补齐,二是空白产品需求满足。比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传统农机品类的大型、高端、智能化产品,比如新兴小众品类中的辣椒收获机、辣椒去蒂机、山药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等产品,都在不断创新中进步。再从后续农机企业发展路径分析,必须跟随行业变化形势及时转变经营方向,传统农机企业要在可靠性、适应性、高端化、智能化等领域下足功夫,满足用户新阶段的不同需求,全面实现升级换代,并采取细分经营策略,化整为零,为不同区域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小众产品农机企业要立足市场,深度发掘用户需求和原创产品,持续改进、完善和创新,提供适应性强、作业可靠、用户认可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快速成长。
02行业**大的短板是“技术”,创新必不可少
制造大国的优势带领我们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世界产业领域中占据了较好的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也不缺乏市场优势,2019年“双11”,阿里巴巴公布数据,全天成交额2684亿元,足以证明国民巨大的购买能力,但是,这些是不够的,我们有短板,**大的短板就是“技术”。就像是中美贸易战期间,很多进出口企业表示,他们**大的担忧不是美国不进口他们的产品,而是设备和技术都来自欧美。
我国在农机制造领域的短板也颇具代表性,概况看来,农机制造产业有四个“不行”:第一,先进技术不行;第二,材料不行;第三,高端加工设备及工艺不行;第四,信息硬件(像芯片)不行。现在,我们还有不少的高端农机产品尚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如500马力以上超大马力拖拉机、超大味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综合性收获后加工机械等);个别农机产品核心部件仍依赖国外进口(如打捆机D型打结器、采棉机的采棉指、免耕精播机的种夹等);在不少领域技术壁垒尚打破(如CVT无级变速系统、全时驱动技术、悬浮底盘技术、青贮揉丝技术等);在核心材料的加工处理工艺上还不过关(如高端轴承可靠性工艺处理、大发动机装配工艺等);在智能化技术上还存在不少空白(如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等);个别零部件加工设备依赖进口(如高端加工车床等)……诸多短板都与“技术”和“产品”息息相关。如何破题?唯有加大技术投入,加大创新!
03“技术造富”的时代已经来临
仔细分析会发现,我们并不缺资本,比如贾跃亭,2000亿投到FF汽车上,那是没用的,因为真正的技术达不到那个程度。过去很长时间,资本没有给到真正在做科研创新的人,并且知识产权制度也不完善,专利等核心技术保护不到位,但是,从根本上讲,只有资本真正给到技术人力的时候,他们才有积极性,才能产出技术,才能变为技术的推动力量。
近两年来,农机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存在技术含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供给过剩等弊端的常规低端农机产品竞争进入白热化,相关企业日子很难过,然而,深具技术含量的大型青贮机增长近20%、采棉机和辣椒除柄机供不应求、甘蔗收获机大幅增长17%……与之相关的农机企业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这就是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由此可见,农机行业“技术造富”的时代已经来临,下半场竞争的“风口”必定是和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产品和市场,这一点是肯定的。
5年,于历史长河中,可谓十分短暂,然而,相对于全体农机人而言,这1800多个日夜的征程里,撒满了无数辛勤努力的汗水。我们坚信,不管行业发展如何变化莫测,道路如何曲折坎坷,**后的胜利永远属于坚守者、创新者和奋斗者,大家继续努力吧,共同打造和迎接农机行业下一站的高光时刻!
- 暂无评论